美文网首页
2018年阅读总结

2018年阅读总结

作者: 思鹤Young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19:28 被阅读0次

    今年全年一共看了66本书。比较大的突破是,在先生的鼓励下与他一起开设了这个微信公众号,我自己一年内共撰写了18篇文章,其中书评9篇,分享类文章9篇,其他的5篇都是先生的原创小说和文章。希望明年我们都可以继续写更多高质量的文章~

    接下来罗列一下今年自己看过的书目与总结。

    1-5月因为私事太多,基本没有时间阅读,5个月一共只看了5本书,平均一个月一本……这5本书分别是:

    1、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之一,很深邃的一本书,非常推荐。不过这本书里有比较多宗教和哲学方面的思考,以我现在的年纪和相关知识储备来看,其实还不能完全领悟。准备等年纪再长一些,再去多次重读,相信那时候一定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收获。

    2、道德困境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里面有十一个短故事,但可以将它们看成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长故事。有点像相册的概念,十一个故事分别从女主身边的父母、姐妹、朋友、老师、动物等角度陆续展开,语言风格自成一派,阅读感受很不错。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作品,准备之后再去看看她的《使女的故事》、《盲刺客》等其他代表作。

    3、皮囊

    一本畅销的散文集,语言和感情都还算比较质朴,闲暇时可以翻一翻。

    4、局外人·鼠疫

    5星力荐!《鼠疫》这篇比《局外人》长,开头时有一点看不下去,但后面渐入佳境,不比《局外人》差!这两篇作品都太深了,觉得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还是得等我明年看完《西西弗神话》之后,再写一篇文章好好分析一下(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5、所罗门之歌

    托妮·莫里森的长篇小说,据说是奥巴马最喜欢的一本书。具体书评请看:

    她是唯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

    6月开始相对比较空一些,于是奋起直追。6月一共看了10本书,分别是:

    6、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不多说啦,详见本公众号创立后第一篇书评:

    聊聊两部神作

    7、你今天真好看

    治愈系漫画,太可爱了~心情不好时可以翻一翻,很快就能翻完。

    8、故事开始了

    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从作家的角度来分析小说应该如何创作,讲解得非常到位。里面既包括了果戈里的《鼻子》,卡夫卡的《乡村医生》,马尔克斯的《族长的秋天》这样的名篇,又有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以色列本国作家的作品。对文学创作有兴趣和想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阅读小说的人来说,值得一看。年末惊闻奥兹病逝的消息,今年我们真的失去了太多各方面的大家。明年争取再去看一点他的小说。

    9、爱

    也是托妮·莫里森的一部小说。具体请看:

    她是唯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

    10、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看得人真的很心痛的一本书,今年相关的话题也是备受关注,METOO运动也举行得浩浩荡荡的。还是建议所有人都去看看这部作品,它是林奕含临终前的绝唱与呐喊,我有认真写过书评:

    也许看这本书晚了,但由此引发的思考永远不晚!

    11、小夜曲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的石黑一雄的短篇小说集。他和村上春树一样非常热爱音乐,曾经还做过乐队的打击乐手,因此这部集子里的每一篇小说都和音乐有所关联。情节内容和所传达出的情感各不相同,但共同体现出的是优秀的音乐素养。

    12、痛苦

    最不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推荐一看。原因详见:

    这或许是一个被误解的作家

    13、小说课

    《推拿》、《青衣》等作品的作者,同时又是南京大学教授的毕飞宇,在大学课堂和讲座上的一些篇目分析合集。同样也是从创作的角度出发,他分析了蒲松龄《促织》,奈保尔《米格尔街》,鲁迅《故乡》,海明威《杀手》,汪曾祺《受戒》等名家名篇。因为里面所分析的作品相比起阿摩司·奥兹的《故事开始了》要更出名和更为我们所了解一些,同时没有翻译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障碍,这本书看起来会感觉比《故事开始了》更加顺畅。我只看了第一篇《促织》的分析后就已经觉得非常值了~

    14、芬兰人的噩梦

    有点心疼芬兰人哈哈哈哈,不过真的画得呆萌呆萌的。缺点就是:太!短!了!还没有看够就结束了……

    15、批判性思维

    这本书和前两年我看过的《学会提问》可以联系起来一起阅读,里面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主要讲解逻辑能力和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干货多,可能会略显枯燥,但值得一看。

    7月也看了10本书,分别是:

    16、步履不停

    日本知名编剧、导演是枝裕和的作品,是同名电影的原著小说。讲述的都是一些非常平淡的家庭琐事。人生就是如主人公的母亲喜欢的那首歌唱的那样“步履不停”,一直不断地向前。也许中间会有许许多多未能实现的愿望和令人懊悔的遗憾,但这不就是人生吗?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停去追寻,去奔跑,同时不断去享受,去体验,珍惜每一个当下的瞬间。比起小说,个人更加喜欢电影一些,许多情节通过电影镜头显得更加意味深长和细腻感人了,尤其是母亲追着蝴蝶跑的那个眼神简直就和魔怔了一样,演得太赞了!所有演员都演技在线,还有男主的扮演者阿部宽,非常帅!

    17、远山淡影

    石黑一雄处女作。主人公悦子对于自己过去痛苦的回忆,选择了逃避。她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错误导致了亲生女儿自杀的这一事实,因此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把自己的故事转换成了他人的故事进行叙述。悦子企图用这种手法自欺欺人,却在最后叙述的时候露出了马脚。回忆,是有可能根据我们自己的意愿和潜意识进行改编的,总带着些氤氲之气,仿佛云雾缭绕,似真似幻,难辨真假。它很有可能是会骗人的。

    18、我是可爱的水母,我爱好放暗箭

    “重口味”动物科普绘本,讲述了很多有关于动物的冷知识,蠢萌蠢萌的。看完以后觉得比较适合拿来给小朋友当作读本……

    19、不抱怨的世界

    虽然有很多人说这是鸡汤书籍,不过个人觉得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如果能够一直给自己这么积极的心理暗示的话,可以很大程度上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是书中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可以选择性的快速看过。

    20、暗店街

    很短小却很精悍经典的一部作品。作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著名作家,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父亲是曾在二战中失去了自我之“根”的犹太人,因此“寻根”是莫迪亚诺想在本书中表达的主题,也是对战争的一种无声控诉。“暗店街”这个名字翻译得非常好,比英文版的翻译名称“Missing Person”要有味道多了,它是主人公在失忆之前曾在罗马居住过的一个地名,也是主人公漫长寻找自我的最后一站。但正如名字中的“暗”字一样,真相也许永远隐藏在暗处,或许连所谓的“真相”都不一定存在。

    21、小小小小的火

    《无声告白》作者伍绮诗的新作。作为美国第二代移民的伍绮诗尤其关注刻画移民、单亲等原生家庭和普通美国家庭有所不同的故事,可读性不亚于《无声告白》。

    22-24、时间的朋友2015/2016/2017

    罗振宇在2015-2017这三年的跨年演讲稿,均是电子书,暂无纸质书出版。空闲的时候可以当作有声书听一听。只有一本有图片,其他两本豆瓣上找不到。

    25、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这是我近两年看过的,除了《都柏林人》外,最喜欢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原因请看:

    怎样的短篇小说才是好的?

    8月因为前半个月看了一本阅读难度较大,进度较慢的书,导致整个月一共只看了4本完整的书,还有两本各看了30%左右的书放在9月总结。完整看完的分别是:

    26、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说的拖慢整体进度的就是它啦,不过还是相当值得一读的。我也写过书评:

    一次瑕不掩瑜的勇敢发声

    27、少将滋干之母

    又薄读得又顺畅的一本,谷崎润一郎唯美的文风有点川端康成的味道,但同时又具备出人意料的巨大反差。这篇文章有详细分析:

    他的作品完美诠释了日本文化美学特征

    28、一地鸡毛

    看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刘震云被崔永元批判“从一个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流氓”,所以想去了解下刘震云早期的作品是怎样的。看完后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吧,没有很出彩的地方。现实中不喜欢刘震云,他的作品也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应该之后不会再去看其他的了。

    29、浮生六记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童趣》就取自此书。虽然它是文言文,但清代的文言文基本上已经很接近白话文了,所以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障碍。我看的这个版本是有白话文翻译的,建议还是先看原文,不要直接看白话,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去看翻译,毕竟任何作品经过翻译都不会那么原汁原味了。沈复是一个非常有闲情逸致的人,写的文章文笔也十分优美动人。其妻子陈芸可以说是理想妻子的典范,不仅貌美贤惠,还与沈复志趣相投,感情甚好,有时流露出一种童心未泯的天真,有时又表现出男子般潇洒风流的气度。只可惜陈芸英年早逝,沈复描述妻子逝世的场景看得人热泪盈眶,更是写出了“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这样的断肠语来,真真是令人扼腕叹息矣。

    9月恢复了速度,又看了10本书。因为10月要在共读群里领读博尔赫斯的作品,所以为了共读提前一个月看了5本博尔赫斯相关的书籍,一并罗列如下:

    30、细雪

    谷崎润一郎的长篇小说,有点像日本版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讲述的是一家中两位小姐的相亲故事。语言平实流畅,故事情节紧凑,可读性强。

    31、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锵锵三人行》中的许子东老师在岭南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课》的课堂讲稿,个人觉得这本结集总体来说还是挺优秀的,应该比国内大部分高校的中文系授课教师讲的都要生动幽默的多,也有一些比较独到的见解,不完全照搬原来已有的一些教材内容。不过因为是即兴发挥,确实也有不少细节问题被指正出,辩证看待即可,还是值得一读的。因时间篇幅的限制感觉还是太短,分析得太浅了,还没有特别出彩和抓人的观点迸发,看完有些意犹未尽。

    32、我可以咬一口吗

    《你今天真好看》的作者之后出版的作品,延续了治愈可爱的风格~

    33、悠游小说林

    2016年去世的意大利著名作家翁贝托·埃科在哈佛大学的诺顿演讲稿结集。如果说诺贝尔文学奖欠哪个意大利作家的话,除了卡尔维诺以外,翁贝托·埃科也算一个。文字密度极大,理论专业性很强,稍微走神一下就需要重新回头去看了,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阅读。这本书同样值得我以后多次、反复地翻看,每次阅读应该都能挖掘出不一样的宝藏。同时要抓紧抽时间去看种草了好几本的他的小说,深深为自己来不及看那么多好书感到捉急。

    34、阴翳礼赞

    谷崎润一郎的散文集,里面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赞扬“阴翳”、“阴暗”在美学中的作用和效果。同时还有一些旅行见闻等随感,闲暇时翻翻挺有意思的。

    35、小径分岔的花园

    10月大家共读的就是这本书,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博尔赫斯的作品。大学时看过的同名小说集包含了更多篇目,这次重读的是新版,里面只有7篇。这本短篇小说集虽然很薄,但是可以越读越厚,里面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也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像这部作品集的名字一样,任何人在里面都可以找到无数不同的分岔道路,发现不同的惊喜和收获。10月三次读书会的共读都是针对这部作品里的3篇短篇小说,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下面3篇我整理的共读主要内容:

    《小径分岔的花园》解析——读书会领读内容整理(一)

    《特隆 乌克巴尔 奥比斯·特蒂乌斯》解析——读书会领读内容整理(二)

    《通天塔图书馆》解析——读书会领读内容整理(三)

    36、解读博尔赫斯

    残雪是国内比较早开始研究博尔赫斯的作家,但因为自身水平有限,加上当时的资料应该也不是很齐全,写的不太好,不推荐这本。

    37、博尔赫斯谈话录

    博尔赫斯访谈记录结集。他真是一个睿智博学又幽默可爱的小老头,哈哈哈~

    38、博尔赫斯,口述

    博尔赫斯演讲集。5星推荐!

    39、杜撰集

    也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里面收录的《博闻强记的富内斯》、《刀疤》、《南方》等同样非常精彩的作品。

    10月一共看了11本书。同样因为共读的原因继续阅读了博尔赫斯相关的5本书籍,同时还有其他6本,分别是:

    40、诗艺

    也是博尔赫斯的演讲集,主要讨论诗歌的艺术,旁征博引,文学性强,非常精彩。

    41、沙之书

    最有名的就是同名的短篇《沙之书》了,很短但是很经典的作品。里面还有一篇《乌尔里卡》是博尔赫斯本人非常喜欢的。

    42、阿莱夫

    同名的短篇《阿莱夫》也堪称经典,这几本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是不得不读的。

    43、布罗迪报告

    相比起博尔赫斯另外几本短篇小说集来说,这本的整体质量稍逊一些,但也可一看。

    44、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

    作者是博尔赫斯30多年的好友,但这本传记总体写得还是比较客观的,而且已经尽量全面、到位了。我打4星,整体还是很不错的。

    45、为何爱会伤人

    武志红的作品作为心理学的入门书籍是不错的,理论概念比较深入浅出,也有较多的案例辅助讲解。但如果想了解更加深入的心理学知识,看武志红的书是会觉得不够的,需要一些其他更学术的著作来支撑。

    46、赴宴之前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里面的《红毛》、《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赴宴之前》等篇非常不错,推荐。

    47、寻欢作乐

    毛姆自己最喜欢的一部长篇小说,因为里面女主罗西的原型是他曾经的爱人,不过也进行了一些艺术上的加工和修饰。毛姆对于人性的挖掘真的是够深邃和犀利,虽然正如他自己评价的那样,他最多只能算是二流作家中的前几位,还称不上是一流作家,但每次读完他的作品都能让我对一些平时习以为常的所谓“常识”思考很久,引发我们从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人、事、物。这部长篇是毛姆的成熟之作,虽不及《月亮和六便士》与《刀锋》带给我初看时的震撼,但也能回味良久,推荐一看。

    48、床笫之间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继《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之后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同样是他早期的小说,充满了阴郁、尖锐甚至恐怖、绝望的气息。如果说《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表现的是青春期的懵懂和冲动,那么这本书描述的更多是成年人的阴暗和意淫。后面两篇小说相对前面几篇来说,主题更加模糊,情节更加松散,叙述更加新颖,可能会有部分读者不喜欢,但前面几篇还是相当不错的。

    49、大教堂

    雷蒙德·卡佛的另一本短篇小说集。这部集子相比起《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来要更加丰富和充裕,故事相对更完整,语言没有那么的“极简主义”,其中有两篇故事还少见的充满了一些温情的因素,看得我热泪盈眶。我喜欢这本更甚于《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难得看到了卡佛柔情的一面,打5星!

    50、一首小夜曲

    日本当代作家伊坂幸太郎的短篇小说集。也是类似于几个短篇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概念,整体架构的构思是很精细的,但从内容的深度和寓意等方面来说并没有非常出彩。

    11月共看8书本,分别是:

    51、人间失格

    太宰治著名的作品,这个版本里面包含了《人间失格》和《女生徒》两个短篇。“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虽然是太宰治借用其他人的,但非常适合用来形容太宰治的一生。看完《人间失格》这一篇后只觉得异常的可怜和难过,也能引发我们对生命的一些思考,而《女生徒》这篇描述的是一个十几岁少女的心理活动,可以理解为是少年时期太宰治的一些内心活动的投射。这个版本的一个缺点是,把《人间失格》这一篇的后记部分放在了《女生徒》之后,成为了整本书的后记,其实顺序是有问题的,可能会对读者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

    以下这篇文章有分析太宰治和《人间失格》这部作品:

    从《爱的艺术》想到太宰治

    52、斜阳

    其实个人喜欢这部《斜阳》更甚于《人间失格》,里面包括了《斜阳》、《樱桃》和《快跑,梅洛斯!》三个短篇。《人间失格》只是让人感觉到无尽的失望和绝望,而这本作品在失望和绝望之中,还能让人寻觅到一点希望,是难得能够体现出太宰治乐观一面的作品。

    53、潘多拉之匣

    里面收录太宰治《潘多拉之匣》和《维庸之妻》两篇作品,虽然不像《人间失格》那么震撼,但底色基调更温暖一些。

    54、小丑之花

    太宰治比较早期的作品,相对会稚嫩一些,整体质量不如上面的三本。

    55、爱的艺术

    非常推荐一读的心理学佳作。字数不多,一共才100多页,却能系统而全面地介绍“爱”这门高深莫测的艺术。个人认为和《亲密关系》一样,是成年人必读的作品。下面这篇文章有介绍里面的主要内容:

    从《爱的艺术》想到太宰治

    56、如何阅读一本书

    很系统、全面的一本干货书,非常值得一读。因为个人比较赞同里面的一些读书方法,所以制作了一张这本书的思维导图:

    《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

    57、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

    谷崎应该是一个非常爱猫的人,把这只猫写得活灵活现的,简直比人还精彩。很短的一部小说,非常快就能看完。

    58、枯枝败叶

    作为马尔克斯的处女作,已经相当不错了。里面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茉莉是一种会走路的花。茉莉花和人一样,死了以后夜间就出来游荡。本书题目“枯枝败叶”具有多重的隐喻。它既指带来香蕉公司的那帮人,又指香蕉公司榨干马孔多镇的财富与活力后留下的物质垃圾和人类渣滓。同时,“枯枝败叶”更是对战争,对侵入的美国商人,对哥伦比亚国内政治的强烈控诉。这种控诉由一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夫无声发出,正是由于香蕉公司的到来,大夫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从此拒绝给任何人看病——除了自己的恩人上校。这是大夫最后的倔强与反抗,而这一切只有上校一个人懂得。

    12月共看8本书,分别是:

    59、枪炮、病菌与钢铁

    很经典的一部学术著作,主要论证了为什么世界的财富分配和权力格局是目前这样的状况,可以回答著名的“李约瑟难题”。相对来说,第三部分的论证显得有点啰嗦和重复了,第二部分写得是最精彩的,以及论证为何中国之前没有战胜欧洲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和日本人究竟是哪里来的这两部分内容也非常有意思。

    60、大裂

    今年大火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迁的短篇小说集,电影《大象席地而坐》也是根据这本书里的一篇同名小说改编进行拍摄的。胡迁确实是有才华的,但是整体的基调氛围实在是太阴暗了,每篇令人绝望和窒息的小说之间充满了各种互文与呼应。这整本书看得我很压抑,就像是书名一般,这部作品有一个巨大的、望不到底的裂缝,让我们越是往里窥探越是细思极恐。我想这就是胡迁内心的真实状态和表达,他无法做到与这个世界和解,所以选择了在去年自缢离去。之后有空我会再去看看他的另外两部小说《牛蛙》和《远处的拉莫》。

    61、这些人,那些事

    台湾电影人吴念真写的短篇故事集,文字真的是流畅自然又真挚动人。里面很多个故事看得我落泪,也有一些一针见血又别出心裁的描述让我泪中带笑。虽然很多人说里面的故事风格很像《读者》,但能把《读者》这类题材的故事写成这样,大概也只有吴念真做得到了。

    62、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

    33位艺术家各自选择激发自己灵感的一首叶芝的诗作,根据这首诗来创作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整本书纸张装帧精美,艺术作品种类丰富且各具特色,就像是看了一场小型的2D艺术展览。不过缺点也是有的,首先价格略贵;其次诗作只有中文版是完整的,英文版的只是节选;最后翻译质量也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不过本来买它当作自己某年的新年礼物就是冲着它的颜值去的,也就认了吧……

    63、弗兰肯斯坦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第二任妻子玛丽·雪莱于1818年出版的小说,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玛丽也被称为科幻小说之母。1816年,拜伦和雪莱夫妇一起在日内瓦度假,几人相约一起各自写鬼故事,结果两位大诗人都没有坚持下来,只有玛丽完成了自己的创作。小说采用三层嵌套的形式,用3位叙述者共同讲述了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自己创造了一个“人造人”之后引发的无数悲剧。虽然这本书里大段大段热烈的内心独白在今天看来有一些过时,描写也还不够生动抓人,但它引发的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在那个年代,玛丽就预见了科技发展最后带给人类的恶果,与当今人们对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的恐慌、担忧不谋而合。

    64、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

    这是目前读过的四部黑塞作品中最流畅最吸引人的一部。虽然作品的深度与寓意不及《悉达多》,但讨论的话题同样是非常深奥和富有哲理的。书名有点拗口难记,其实是书中两位男主人公的名字,纳尔齐斯是一位非常理性的学者和修道院院长,代表了人类所继承的父性,而歌尔德蒙是一位充满了感性的艺术家,象征着人类所继承的母性。其中关于生活与艺术,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等话题的探讨,可以联系《道连·格雷的画像》这本书进行对比和思考,但两本书所表达出的观点是有很大不同的。可以说,两位主人公各自都是极端的理想化情况,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很少能做到如此绝对,更多的是同时拥有两者的特征。但黑塞的表达能让我们意识到,这既是他理想化的两条不同道路,选择时非此即彼,又同时是一种最高理想的一体两面,他的终极追求是同时结合两位主人公的特点。看到结尾时,我才惊呼:原来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耽美小说”——原来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一直深爱着彼此,并在歌尔德蒙去世前才互表衷肠。但这种情感并没有让人觉得反感或是恶心。首先,和开头时作者的反复铺垫有关;其次,这样的情感与其说是同性之间狭义的爱情,在我看来不如说是一种超越了性别的精神之爱,它介于爱情和友情之间,可能无法下准确的定义,有一些朦胧模糊,但绝对的单纯美好。他们相爱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源于人类对父性与母性相结合的本能渴望,这与他们的生理性别没有任何关系,而与他们的精神属性有关。黑塞不愧是艺术大师,把这种细腻而又唯美的感情描绘得恰到好处,同时又发人深思。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本书只是探讨了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感情而已,它的广度和深度都可能是我们打开这本书之前无法预料到的,只有你真正的阅读之后,才能够有所体悟。

    65、彼得·卡门青

    黑塞第一部长篇小说,也叫《乡愁》。毕竟是处女作,不论从作品立意,表现手法,还是情节可读性来说,都和之后的成熟之作不能比,显得青涩稚嫩,比较难读下去。不过可以把这本看作是很多黑塞中后期作品的序曲,或者说是试验。

    66、荒原狼

    今年第一本书以黑塞的《悉达多》开头,最后一本同样以黑塞的作品结尾,有始有终,挺好的。如果说,在《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中,黑塞是用两个角色分别代表了人类父性(理性)与母性(感性)的话,那么本书中的荒原狼就是同时结合了这两者的人物,且还具有其他无数个灵魂。这本书我个人的共鸣不是非常强烈,但仍然不妨碍我评价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可能孤独患者会非常喜爱它,因为它深切地道出了内心极度孤独的人的各种痛苦纠结与无助绝望,也深刻地批判了两次世界大战究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多少巨大的创伤。

    总的来说,今年的阅读不论在书目数量还是在书评数量上都达到了工作之后的最高峰,对自己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但整体阅读书籍的范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狭窄,大部分仍然是自己最喜爱的文学类,其次有少部分的心理、社科、历史方面的书籍。明年计划在共读群中与大家一起多看一些艺术类的书籍,并努力拓展自己阅读的其他范围。2019年继续认真看书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阅读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yd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