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合情推理又叫“或然推理”“似真推理”,顾名思义,它们常常看似合情合理,结论好像是,应该是对的,实际上却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而怎样引导学生感悟合情推理的或然性?
1.类比推理的实例
比如:由2、5的倍数的特征类比3的倍数的特征。由于2、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数上下功夫。那么有之前的学习经验以后,孩子们可能也会从个位数出发来思考3的倍数特征。而在经历了实际的圈数活动以后,发现个位数是0-9中的数都有,因此这个方向就要作废。从而变换观察角度,去发现新的规律。同时在圈数以后,发现100以内所有3的倍数排列是斜行的,而且这些斜行的数十位和个位相加的和不变(除了最后一列的3个数外)。然后观察和总结以后,就可以获得3的倍数特征。
这里有个情况,就是可能会产生负迁移。不过如果不经历这个过程,孩子们就很难去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经历是必须的。
2.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实例
比如:找规律。这是日常教学中很容易忽略的一个场景。需要孩子们经历才可以。
3.同时存在类比,归纳可能的实例
比如: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面积相等,怎样的情况周长最大。
周长相等,怎样的情况面积最大。
这些结论,不能够知识告诉孩子,而是要一点一点去尝试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