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瓜的人未必会关注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西瓜够甜就好。——守鱼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差评洗稿”事件的文章,除了看文章本身,留言也是很有意思。哪怕文章里已经列举了公众号“差评”洗稿的各种证据,底下的留言也还是有说“不觉得他是洗稿”或是“他写得挺有意思的”,在读者的角度真的不在意文章是否洗稿吗?
洗稿就类似于拿到一个好产品后,撕掉别人的标签,贴上自己的商标,再转手卖出去。这要是实物的商品,还可以当做“贴牌生产”,至少产品的生产者是有收益的。由于文章并没有实体,所以重新排列一下,能通过平台的“原创”识别就等于是名正言顺地获得了这个文章的所有权,由此带来的各种广告收益、读者关注都和原作者没有半毛钱关系,这就是“洗稿”行为让原创作者深恶痛绝的原因。
所以在这次腾讯投资差评之后,似乎是在释放一种“洗稿无罪”的信号,多位互联网圈内有影响力的作者都发文声讨,很多曾经文章被洗的公号也声援,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姿势蹭热点的文章。
这些文章大多站在作者的角度,自己费劲心思写出来的文章,别“洗稿者”们一复制,一排序,就成了他们的作品。提到读者也是说很多读者只顾读着开心,并不关心是否原创,再进一步的意思就是,这样会使原创作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进行原创的热情可能会衰弱,读者们能看到的优质原创作品也越来越少。
这样的推理符合逻辑,却似乎并不能解决问题。读者打开手机,是为了看到有价值的内容,只要内容是好的,并没有那么关心是“黑猫还是白猫”提供的,只要关注的这个公众号能持续地提供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内容,就值得持续地关注,吃西瓜的人未必会关注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西瓜够甜就好。这是普通读者的视角,就像一个普通的吃瓜群众。
但是,洗稿行为确实是损害了原创者应有的利益,想要处理这个问题不应该由读者出手,要么像霍炬一样去法院申诉、像“三表龙门阵”一样发文声讨;要么就继续保持原创的能力,等待创作氛围和原创机制的优化,往后的区块链世界里必定会有相关的机制来遏制这种行为。当然,也还有像李笑来那样成体系地写作,文章内总是有跳转到另一篇文章的链接,抄袭者抄了一篇后只能不断地照搬才能填补,这也是迷之操作。
最新的消息是,差评已经退回腾讯投资的款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