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回应“谣言”——BIFF

如何回应“谣言”——BIFF

作者: William孙筱奇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16:50 被阅读50次

每次出去听论坛都可以学习到新知识。今天学习到的是如何回复谣言。谣言好像离我很远,但是如果我把“谣言”替换成“不实信息”,那么就发现这是一个经常遇到的场景了。尤其是目前我所在公司所处的环境,我的公司目前进行史无前例的合并分拆(这里的历史不仅仅是企业本身历史,也包含了集合的世界上的企业历史。)两大豪门合并和分拆同时进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各种消息漫天飞,当然也包含了很多不实信息。

为什么会有信息传播?

消息传播的原因可想而知。人们普遍讨厌不确定性,“以为”知道的越多,对未来的控制就越强。当然这是一种幻想。所以当企业处于变革当中时,很多人处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会自觉地打探各种信息,而为了验证信息的准确性,或者为了证明自己对信息的掌控能力,就会不自觉的分享出去。于是,各种“小道”消息就出现了。

为什么会有不实信息产生?

先排除掉主动创造不实信息并进一步传播的情形,因为这也许是部分群体的某些特殊动机。这里重点说被动的不实信息是如何产生的。

信息的暂时性

就像合并分拆里面涉及到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是为了应对某个阶段的情况,当这个阶段过去以后,方案随之失效。或者一种方案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步完善,从版本一演进到版本二,再进化到版本三,此时的版本三和版本一已经是千差万别了。如果有人把版本一作为最终的方案散播出去,自然就是在传播不实信息。

信息的片面性

薪酬福利比较是一类信息片面性的很好的例子。两家公司合并,常常会有员工跑来说自己公司的某项福利比另外一家公司的差。这里面就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了。如果员工是从另外一家公司的员工那里聊天时了解到的,那就是准确性的问题。因为口口宣传的信息可能是失真的,也有可能了解到的福利是特殊安排的,而不是企业员工人人享有的。如果员工反馈说A福利差,那么B、C、D、E等其他福利怎么样呢?这就是全面性的问题了。另外还有最关键的是人性,员工一般只会记得/抱怨差的福利,好的福利是不会主动宣传的。

用BIFF来回应

当听到不实信息时,首先做到的是不信谣不传谣。如果自己有可靠信源的信息,那么就可以用BIFF来回应了。

B(Brief)简短:对于不实信息的回复一定要简短,因为brief is power,因为简短才容易被人记住,容易复制和传播。比如著名的回复,“1.完全捏造。2.已让律师处理。”

I(Informative)聚焦在客观事实信息:既然已经是面对“不实”信息了,那么最有力的回击当然是展现“真实”信息。以真实回击不实,“吃瓜群众"自有辨别能力,小道消息自然烟消云散。

F(Friendly)保持友好:对事不对人。正如《Getting to Yes》里面提到的,hard to fact, soft to people。无论传播的人是有意还是无意,还是恶意,都不能让负面情绪主导沟通。对人的尊重要放在第一位。

F(Firm)坚定:虽然态度是友好的,nice的,但是不代表立场是软化的,回复是含糊的。

做净化器,至少不是放大器

面对不实信息,如果可以按照BIFF来回应,那么就成为了不实信息的“净化器”,过滤错误传播准确。这是最好的。即使成为不了净化器,也不要成为放大器,成为不实信息的新的传播源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回应“谣言”——BIFF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ea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