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不能违法
《鬼谷子》全集
孔子辩义理
《论语》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一道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有同胞被卖为奴隶,只要肯出钱把人赎回来,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赔偿和奖励,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大大推动了鲁国人的救赎行动,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子贡是孔子门下最有钱的弟子之一,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在周游列国途中,赎回来很多鲁国人,让他们重回鲁国,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表示愿意自己承担费用,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也觉得自己应该做的更高尚一些,为国分担赎人的费用。 但孔子却大骂子贡,说他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人,子贡感到很委屈,就去见孔子。孔子对他说:“世上万事,义、利二字为重,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过是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恻隐之心,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回国,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善举。而且事后国家可以给他补偿和奖励,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会受到损失,还会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 孔子还说:”你的行为虽然没有损害你的行为价值,还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因为你,从此那些赎人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仅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赞赏,甚至会被国人嘲笑,这个法律也再没有明确的社会效果了,所以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子贡的行为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因为不像子贡那么有钱的后来者害怕去找国家报销会遭人唾骂,很多人就会对落难的同胞装着看不见了,所以肯于出钱赎人的人会越来越少,很多鲁国人便因此不能返回故土。孔子的言下之意就是告诉子贡,他的做法已经间接破坏了国家法律,扰乱了正常的法律秩序


所以说,行善不能违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