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高峰期去菜市场买菜,出门的时候就已然十一点左右,见母亲带着女儿在门口守着小推车售卖红薯,这已经是这个周末我第三次见到她们。
第一次是在夜色里,小巷的巷口。
第二次是在清晨,楼房的转角处。
在城市管理尚且严格的现如今,不知道她们母女如何可以避开城管。
路过的时候听到有人问价格,一袋五斤,售价十五元,摆在那里的却明明只有两袋。
两袋即便全部卖掉,也就是三十元,不知需要在有风的冬日街头等候多久才可以卖掉。
没有刻意观察她们的衣着,只见到女孩子跟妈妈粘在一起,如若有路人相问的时候,女孩子会跟妈妈一起应答。
这样的遇见,没来由地让我想起我的奶奶。
除了为女、为妻时候生活与守候的那两个村庄,我不知道奶奶一辈子还有没有去到过别的地方。
奶奶是自己的父亲赌博输给别人,别人就是我的爷爷,进到婆家的时候奶奶才十三岁,需要站在灶台前的板凳上做饭洗碗。
奶奶瘦小,还好,没有裹脚。
奶奶娘家兄妹四人,一共生了下一代四个孩子,而奶奶就占了三个,能把自己的第三个儿子送给自家的哥哥做儿子并更姓,我在猜想奶奶在婆家的话语权应该还是不错的。
奶奶抽烟,抽那种大长烟管吊着烟袋的。冬天村里农闲的时候,奶奶家串门的人很多。通常是在下午,沏一壶浓茶,捻一袋烟丝,一圈人轮着抽。
爷爷喝酒,清早的灶台上,大锅盖上总见奶奶为爷爷温着一壶老酒,相搭的酒盅和酒壶都是铜制品,在锅里蒸汽的氤氲里有着年轮的底色。
见过爷爷因为饭菜不合口,坐在炕上把一碗面条直接摔在地上,奶奶一声不吭地收拾妥当,隐忍式相处应该是长辈年代里的常态吧。
(暂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