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林离婚后,撇开一双儿女,独自回了娘家,即我们的村子。那时候,他们的儿子军才六岁,女儿三岁。他们的女儿因为失去母亲李的照料,随了落魄的林,不久便很痛惜地糟死了。
李在娘家生活了几年。自然,免不了,村里又有一些浮浪的男人跟她好,且可以堂而皇之了。直到后来,大约在李的嫁去浙省的姊姊的牵引下,她远远地嫁去了浙省。李的新任丈夫是松。
我对于松很有些印象。据说,他那时家里穷,又长着一双大脚,以此,他所在地方的姑娘都不愿嫁给他。所以他老大好几才娶了在本地名声扫地的李。但至少他有了媳妇。我对于松的一些印象,主要还在我幼年时期。那时,他们在我家附近开过豆腐作坊。我其时约摸十一二岁,我家还是老宅。我家的东面有一处唤作三角漾的池子,村里集体养鱼用的。在三角漾东面的口子上,有两间不大的破败的瓦房,是村里的公房。在之前,这两间公房曾作为村里的食堂。我祖母那时负责食堂,我几乎每天跟随她去那里。后来,食堂变换地方,这里又用作烧猪食的场所。再之后,松、李夫妇从浙省过来,在这里做起了豆腐作坊。那时候,他们的豆腐作坊大概有三个人:除夫妇两人,尚有李的侄子——即嫁去浙省的她的姊姊的儿子。记忆里,李的侄子有点脑残,说话做事都不大靠谱。他有时担了做好的豆腐去村里挨家挨户地叫卖,他挑担的姿势常常大幅度歪斜摆动着,形同跳舞,常常惹得人发笑。他那时大约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
而更多时候,松自己挑着豆腐担子在村里一路叫卖。他颀长的个子,黝黑的脸膛;在那时,还没有其它作坊的农村,乡里几乎是封闭的,人们如井里看天,他无疑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特别是我们小孩子,有时好奇,要追随他一路叫卖去了。
松是一个好人。他老实本分,又能勤苦。反是李很吝啬,即使对于她的丈夫,她也百般苛刻。据说,松在平时——那时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改善——松喜欢喝两口,但他常年的佐酒物,不过是一碟罗汉豆。李不肯花钱给他备好一点的菜肴。这种话,是后来松对着李的娘家人倾述出来的。但总之,李嫁给松后,过起了比较平淡的生活。这些都是插话。
在林这一面,他没过几年也结婚了。他的第二任女人是宝。宝在嫁给林之前,与同村的一个男子结过婚。但令村里人纳闷的,宝和那男子婚后一直不合,也不生育。在后来,这桩婚姻便毫无征兆的结束了。但那男子再娶后,他的女人却生育了;并且,宝和林结合后,也在后来连续生男育女。世间的事,冥冥中,大约总有个缘份罢。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871/8ce6e8cc7f63c8f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