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疫情期间,去医院是最应该避免的事 ,可我偏偏去了好几次医院。
父亲自去年8月住院以来,身体一直不太好,虽然一直吃中药调理,可病情也反反复复。临近春节,也是比较小心,后来疫情发生,焦虑增加 ,非常担心他的身体,尽量安排好一些,只求疫情期间平安度过。
可是要发生的事情还是躲不过。2月18日下午,父亲身体又不好了,无法起床。我得知这个消息 ,立刻紧张起来,心跳加快,为了平复心情,我下楼跑步,跑了几圈回来,还是心慌胸闷,决定还是去医院。
晚上10点多,武装好自己,步行到医院。先是在大门口量体温,进到大厅,导医台第二次量体温,测心率已经110了,晚上看急诊的也不少,继续等待。因为有发烧的病人,又是非常时期,就没排在后面候诊,我站在大厅等。晚上只有一个急诊医生,比较慢,等待的过程中,来了一个30多岁的男的,说他心跳很快,医生给他量体温,测心率,让他不要太焦虑了。这时我也不知道我的顺序,前面还有3个病人,就给医生说我心慌得厉害,这时医生让我去急救室做了心电图,等我出来,发现说他心慌的那个男士排在前面了,我就明确说我排在前面,他很不情愿地让我了。过了一会儿,终于到我了,我刚走进诊室,被那个男的一把拉出来,嘴里还嚷嚷说他让一个就算了,怎么还要让?我一看,原来还有一个年龄稍大些的女的说排在他前面,他就不乐意了。我们到看病的医生面前,她说不知道号,她只看病,我当时就退出来了。后面的那个女病人就说我“你怎么能让给他呢?”,我没办法,就到导医台反映,导医台的医生说刚那个男病人询问时就特别急躁,她们也没办法。我就说你们应该发号的,避免混乱。“心想:我怎么就不生气呢?”。到我了,医生简单询问了情况,给我开了2个验血的单子,因为有一个需要空腹,决定第二天早上抽血,然后让医生给我开了些降心率的药,回家。
第二天早上,心情平复了些,忘了抽血的事,喝了些水,还是去医院,医生答复喝水影响甲功检查,建议第二天再来。我就赶快回家了。后面情况缓解,虽然交了费,再没去医院抽血检查,药也没再吃。
父亲那关节炎网上咨询医生,药店买药治疗。为了更好照顾父亲,几次协商准备,妹夫在23号下午接走父亲,准备居家住院治疗。没想到 ,第二天早上他就打电话,他尿不出来了,要回家。只好又赶快接他回家,在家里休息调整,网上咨询问诊,症状未缓解,还是需要去医院。
24号下午推轮椅去省医院,没想到医院门口人很多,看病必须先网上预约,看急诊也需要量体温等等一系列排查,最后给急诊科医生说明情况,我们急需插导尿管,医生让去急救室,又是各项填表,不停催医生,催护士 ,护士给他插导尿管了,我缓下来去交费。查完导尿管后,也没法正常看医生,就先推轮椅回家了。
做好各项准备 ,2月28号一大早去医院,没想到在里面排队测体温,去导医台二次测体温排队,内科排查医生又让做CT和常规抽血检查,等做完拿给医生,发现父亲肺有点感染,又让去发烧门诊。这边的状况更紧张。先是填表,连排查表都一再消毒,扫二维码进群,传资料,电话问询…前一天刚下过雨,当天温度不高,虽然父亲穿得不少,可一直在露天等待,还是感觉挺冷的。我反映说担心等待时间太长,温度太低,父亲感冒发烧,可该等还得等,只好不停给他捶背、捂耳朵、揉穴位加温。好不容易排除了新冠病毒,发烧门诊建议去呼吸科进一步诊治。上午11点半后,距离到医院已经3个多小时,我才推着父亲到泌尿科就诊。门诊科室倒是几乎没人,病人都被挡到外面了。诊疗后开了药 ,建议下周一再就诊。我又推着去骨科就诊,问诊后抽血。呼吸科已经挂不到号了,去内分泌科就诊,等部分抽血结果,等到下午2点多,结果仍然未出来,父亲已极度不耐烦,我们就决定不再等待,先回家了。
上面是我疫情期的三次就医经历。下一次父亲就医是3月2日,随着疫情逐步解除,就医环境会越来越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