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数学教育
数学思维应用案例1:资本输出和共同富裕

数学思维应用案例1:资本输出和共同富裕

作者: 橡树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2-25 09:28 被阅读0次

    原文

    有一次在一个由政府组织的关于“一带一路”的座谈会上,几位领导问我,“吴教授,咱们关起门来讲,中国输出了那么多资本,最后钱能回来么?”
    我说,挣得回来,挣不回来,我不知道,因为这里面牵扯太多的因素。但是资本输出和帮助其它国家富裕这两件事都必须做,我可以从数学证明这两件事的必要性。他们很好奇这件事和数学有什么关系,于是我继续讲:
    中国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实现了每年8%的指数增长,除了中国人勤劳勇敢。另外有两个数学上的原因,一是因为最初的基数小,能够持续高速增长。二是过去国内市场空白一片,供不应求,国际上其它国家人均财富,比中国高很多,相比中国过去的生产能力,购买力近乎无限。
    但是4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平均水平,总的经济体量已经世界第二,占全世界的18%。那么中国还能不能维持过去的增长速度呢?从数学上讲,根本做不到。
    我们就假定中国经济能够按照每年6%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虽然比过去慢了一点,但是比全世界3%的平均水平快很多。再过40年,中国GDP大约能增长10倍。而全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3%左右,再扣除中国的贡献,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增速只有2.34%左右,这样增长40年,只能增长1.5倍左右,那时中国GDP大约占到全世界50%。
    这时候矛盾就出现了,中国以外有全世界4/5以上的人口,总的财富仅仅和中国一样多。那时,全世界都没有足够的财富买得起中国不断制造的产品和不断提供的服务。这时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提高世界其它地区的购买力和经济增长,另一个是让中国经济增长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
    后者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于是借钱给其它国家购买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中国可以换得一些战略资源,同时让世界其它国家也维持足够高的经济增长,以便它们能维持购买力,并且还得起钱,就是中国不得不做的事情了。而这就是“一带一路”要实现的目标。至于投资和贷款能否拿得回来,那要看操作的水平了。
    在历史上,19世纪的英国,二战后的美国,以及80年代的日本,都是资本输出国,因为你不输出资本,大家就买不起你的东西,而你也就无法维持体面的经济增长。中国10年前不提“一带一路”的事情,一是因为还没有必要性,二是因为自己的钱不多;近几年才提出,是因为今天中国正好从处在人均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变成高于平均水平的转折点上。因此在商业和资本两个层面全球化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关键词 资本输出 帮助其他国家富裕

    问题:中国为什么要必须做资本输出和帮助其他国家富裕这两件事?

    答:因为中国再过40年会拥有全世界一半的财富,如果要想让其他其他地区买的起中国的商品,就必须进行资本输出和帮助其他国家富裕。

    这里体现了数学中的矛盾律:中国既不可能拥有全世界所有的财富,还让世界其它地区买得起中国的商品,这违背了矛盾律。

    为什么中国会拥有全世界一半的财富?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实现了每年8%的指数增长。40年后的现在,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平均水平,总的经济体量已经世界第二,占全世界的18%。

    从上述事实可以得出:中国已经不能维持过去的增长速度了。因为从数学上讲,根本做不到,高增长不可为继。

    下面的讨论都是基于大家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和假设,注意这里说的是预期和假设,有可能会不成立。

    假定从现在起,中国经济还能够按照每年6%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虽然比过去慢了一点,但是比全世界3%的平均水平快很多。
    再过40年,中国GDP大约能增长10倍。而全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3%左右,再扣除中国的贡献,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增速只有2.34%左右,这样增长40年,只能增长1.5倍左右,那时中国GDP大约占到全世界50%。

    这里的分析可用于解释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的理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学思维应用案例1:资本输出和共同富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lz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