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工作加上照顾两个孩子,忙碌使我的做事效率大大提高了。特别是最近忙于考学位英语复习,忙于2.0信息技术作业提交,忙于扶贫忙于期末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忙于期末成绩单填写,而此时还忙于对我来说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天英语早读及每日随笔记录。
就如此刻,利用回来蹲厕所的时间写下刚才回来路上的所思。和时间做朋友,享受在时光里。只考虑去做,不去焦虑还有多少没做。
而,以前的我可不是这样的。小时候的我做事很慢,记忆中给爸爸洗一双劳保鞋就需要整整半天,知道洗得一尘不染。做作业慢,写着写着总是走神,思绪飘到云里去了,拽回来后又继续飘到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刻,而作业向前总是爬的很慢,就像一只瞌睡的蜗牛。起床总是迷瞪一会儿,起来又躺下,起来再趴下,总是不能麻溜地穿衣洗漱,脑袋真的是刚睡醒,身体已经起来了,可是脑袋仿佛还在脖子上睡。包括长大后,总是在脑袋里一遍遍地数还有多少事情没有做,可是焦虑使自己手足无措,觉得做什么都有点晚了。不知该从哪件开始好。就这样,在焦虑中,摸摸这个,瞅瞅那个,想想还没着手的,心猿意马,最终都不能如愿完成。而现在,我可不会想那么多了,抓到手头上的做就完了。一件件都被解决掉了,而心里却一点不慌神。
下课的时间或者看堂的时间就把作业批改完,不一定非要整段的时间。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做事,其实效率更高,因为不论时间是多短,人总会给这个时间里定一个应该完成的量,不自觉得加快速度。
看着李好每天无所事事的样子,我在想,孩子也应该忙起来,像忙碌的大人一样,就像冬奥会滑雪冠军谷爱凌一样,自律,高效。“自律”和“高效”其实都源于“忙碌”,一旦忙碌起来,时间紧迫,做事自然就效率高,没有时间浪费,自然就一件接着一件事得做,这就是自律。
自己一直想学一口流利的饱满的英语,可是不知道怎么去坚持,去行动。从最近的学位英语考试准备受到启发:我可以通过每天读一篇相应等级的英语文章来有效积累词汇量。再跟读每日早读,练习口语发音。这大概需要每天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前期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当然,这个学习时间里可以让做早饭,做家务,同时进行。让生活时间,锁定学习时间。
至于闲书阅读,只能放在孩子刚睡着时,在旁边看一会。不用太长,每次20分钟,每天就有2次,也就40分钟了。每天如此,这个时间也是可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