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新年贺岁电影,电影本身的意义正如新年一样,它带领中国科幻电影走向一个新的开始,开始新的征程。
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前所未有地联合起来,在地表建立巨大发动机推动地球向新家园前进。主角一行人在灾难面前,不抛弃不放弃,与千千万万个地球人一起,寻找生存的希望。
这部电影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更多的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不适感。这是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一部无论是制作特效,还是剧情,都足够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巅峰之作的电影,怎么会让我觉得不适,总觉得有什么情节不符合逻辑。因此在写这篇影评之前我至少看了五遍电影。
当然,我找到了原因
这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给我们展现的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这与我们从小到大所看的史诗级科幻片不同,列如“终结者”、“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复仇者联盟”等等,这些好莱坞大片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力量可以有多么强大,甚至可以拯救世界。这些电影都有一个通俗的套路:人类面临灾难,政府消失,人们失去信心,就在世界快要毁灭的时候,之前一直不怎么厉害的主角突然站出来想要拯救世界,并且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成功了。所以我相信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好莱坞大片之所以吸引我们,并不是因为电影的情节多么曲折,多么有深意,只是观众想体验电影中极致般的特效带来的感官刺激。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看好莱坞电影的同时,我有时候可以成功预测电影情节的发展,甚至能够猜出主角什么时候发力然后拯救世界。相信观众们也绝对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让人反感的事情,因为这样的电影是没有灵魂的,只剩空洞但华丽的躯壳,我们并不能从中得到有价值有内涵的启发,纯粹为了一时爽快。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多数好莱坞大片在国外票房很低,但在中国却是出奇的高。这种没有灵魂的电影为什么在中国如此火热,在国外却如此冷清?这正是美国好莱坞对中国的文化侵蚀。很明显它们几乎成功了,中国观众已经成为它们的忠实爱好者,不断拯救它们发展的窘境。它们让我们沉醉在虚幻的梦中。
但《流浪地球》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它有灵魂,他有家国情怀。
——救援队队员用生命换取韩老爷的安全,结果不到10分钟,韩老爷冻死在自己曾经工作的地方
——杭州地下城发生灾难,几分钟后杭州没了,完全没了主角的戏。
——重启苏拉威西转向口是救援队的任务,车还在路上,发动机就重启了,只是因为”饱和式救援”。
——刘培强发现重启仍不能拯救地球,于是主角光环突然浮现,刘启想到了”点燃木星计划”, moss告诉他们 “以色列人7小时之前提到了这个方案,但是不可行”。
——经历一番挫折后,终于点火了,橙色光柱出现在天空的时候,旁边还有两道,所以说拯救地球的并不只是他们一队人,还有人做的更快更好。
——不仅仅只有刘培强在反抗moss,就算没有马卡洛夫牺牲自己,也一定有其他人进入主控室。
这说明
——拯救地球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一起。
——历史的推动者并不是一个个英雄,而是人民,伟大的人民。
——电影里没有英雄,因为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
——主角之所以能成为主角,只是因为他旁边恰好有摄像机而已,换成其他人同样可以成为主角。
《流浪地球》真正震撼我的并不是它的特效,也不是剧情,而是它所体现的一种观念,一种华夏人才具有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家和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国就没有家,而电影将这个概念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没有地球就没有家,我们不能抛弃地球,要逃跑也要带着地球一起,走到哪里,根就在哪里。这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这证明它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我们中国人的科幻电影,它拥有中国人的灵魂。
《流浪地球》就像一块巨石,狠狠地砸向中国人虚幻的梦,试图敲醒我们,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有能力创作可以载入世界电影史册的巨作,也能兵不血刃地站在好莱坞的对立面。同时它也是世界科幻电影的一座丰碑,记载着中国人在世界科幻电影中所作的贡献。
如果你们已经看了《流浪地球》,那就和我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
如果还没看,那么,这就是你重新认识中国科幻电影的机会,不要错过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