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齐美尔曾说:“最高境界的处世艺术,是不妥协却能适应现实;极端不幸的个人素质,是不断妥协却还不能适应现实。”坚持自己信念的人,心里的行动目标是不能妥协的,但面对社会纷繁的人和事,可以自如地变通;而没有自己清晰目标的人,时刻在意的是情绪和态度,对行动却可以随时改变和妥协。
站桩的不妥协首先表现在对完整系统功法的追求上。有了完整系统的功法体系,在练习中才有明确的方向,就如建房子之前,要先确定是中式风格还是欧式风格,不然,欧式的窗户中式的门总显得不是那么妥帖,练功和建房子毕竟都是为人服务的,整天活在别扭中,不管是练功还是房子,也就失去了该有的意义。
有了整体的认识,清晰了练习方向,才能对功法中的具体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舌抵上颚”,只有明晰了这样做,一是可以弥补脑袋由于半悬而造成的头部的不平衡;二是可以让口中津液迅速生成,并在吸气提会阴的同时,把津液直入睾丸或卵巢,到达生精益气的目的,从而实现通过桩功练习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站桩的不妥协其次表现在规范的练习上。不同的事物都有其自身不可违的客观规律,功法也不例外。人体机能不是一夜之间衰退的,比如各类梗塞和血栓,看似突然爆发,其实是经络和血管长期淤滞而造成堵塞引发的。
所以通过桩功修复增强人体机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站桩前的撑筋拔骨,让周身的经络逐渐得到疏通,到桩架“四上一下,缝尖必勾”的要求渐渐平衡人体骨架;由“虚领顶劲”到“圆裆落胯”使身体慢慢获得上下拉伸的锻炼;从“开胛”“开髋”到“开胯”,体会左右的横撑;再由“腋空”“胸空”至“裆空”逐渐体悟整体的松沉与通透。
所以,对桩架的要求是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也只有这样,站桩才不会原地打转,才能体会到“一步一景”的美丽。
站桩的不妥协还应表现在时间上。与时间为伍,去坚守时间越长价值越大的东西,这也许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站桩与时间有两层内在的逻辑关系:
一,是时间的长短。包括单次站桩的时间和总的站桩时间的积累。根据气血在周身循环一周的时长,建议单次站桩时间要达到40分钟以上,当然,初练时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来决定站桩时间的长短,在身体渐渐适应了再慢慢增加时间。时间的积累同时也是效果的积累,练习半年对松沉的体会与理解和一年之后的体会与理解是完全不同的。练习的规范与否,一两个月差别不大,半年之后差距显现,三年五载,也许就隔着一条鸿沟。
二是表现在练功的效率上。在站桩过程中,要细细体会机体在不同练习阶段所出现的体感差异,这些感觉是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自然而然出现的,在明师的阐述解惑下,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检阅以往的练习成果和明确往后的练习方向。由于在“紧”中求“松”方能获得真“松”,所以在每次站桩练习中,要把脊柱的各个节点和全身的骨缝有效打开,在整体撑拔的状态去练习。也只有长久经历整体的“松”与“沉”,方能体会到积柔成刚的真“紧”,如此规范反复练习,才能逐渐松“透”,方可实现整体的浑圆。
有了不妥协的坚韧,三年后,你才可以说,我练了三年,而不是把一年的桩重复了三年。
作者:鲍雪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