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董宇辉带货人民文学销售额破1663万登上热搜。
1月23日晚,由《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作家梁晓声、蔡崇达组成的文学团队,与俞敏洪、董宇辉进行了一场直播,探讨了“我的文学之路”主题。
这是《人民文学》杂志的直播首秀,也是直播间首次“全程只卖一份文学杂志”,创造了文学界与传播界的历史。
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场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数895万,最高同时在线70多万人,获得上亿次点赞。
当晚八点至十二点,《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订阅在4个小时内卖出了8.26万套,99.2万册,成交金额1785万,销售码洋1983万。
这一成绩,已经突破了单品图书在东方甄选直播间销售的单场图书销量最高1000万的纪录。而24日零点过后,也依然有读者在陆续下单。
公开资料显示,《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杂志,第一任主编是茅盾。
在2小时的直播中,2024年期的《人民文学》杂志销售火爆,共售出超过7.7万套,销售额突破1663万。
董宇辉的影响力确实是越来越大了,在互联网短视频火爆的当下,看杂志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而董宇辉则有力挽狂澜之能,仅用2小时的时间就又让数万人重新拿起了杂志。
“坚守文学阵地的人,在这里‘寻亲’。”
在直播最后,董宇辉说,“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一段岁月,一本杂志,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具有情感的承载功能。你会在收到杂志的那一天欢欣鼓舞,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然后津津乐道地把其中的精彩片段再讲给身边的人。”
“所以文学是能够点亮生活的。有时候你觉得生活时间长了,那么琐碎,那么平凡,那么不值一提,文学就好像上面滴的那几滴蜂蜜,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搞钱和读书,谁更重要?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搞钱和读书,到底哪个更重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时常会被金钱的诱惑所困扰。有些人认为,读书无用,只有赚到钱才是硬道理;而另一些人则坚信,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那么,搞钱和读书,究竟谁更重要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搞钱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读书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还可以为我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搞钱是为了更好地读书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搞钱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金钱确实是我们生活的重要保障。有了足够的金钱,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才能更好地支持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搞钱而搞钱,忽略了读书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最终可能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搞钱和读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其实,搞钱和读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读书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我们更好地搞钱;而搞钱则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支持我们更好地读书。只有将搞钱和读书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搞钱和读书都很重要,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在追求金钱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在读书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物质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中立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搞钱读书两不误!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不妨点个赞支持一下吧!同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