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群友弗德洛娃出题:《尽情享受文字之美》,想起上次她出的题:《用文字缝补人间千疮百孔》,都是与文字相关。她的每篇文字也都是灵动、跳跃,字字句句充满哲思,令人十分喜欢,也充满羡慕。正如今日之标题,每一天,我们都在尽情享受着她的文字之美。
我常想,文字是有性格的,跟人一样。有的人天生豪放,写下的文字也出奇一致,高度相似;有的人生性细腻,文字也是和风细雨,婉约之极。我呢?正如我家女儿评价的那样,妈妈你的文字读来太朴实,不生动。我笑答,你妈本来就是一个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人。没办法呀,写不出那些充满灵气,又内涵深刻,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真实的原因,在于学习不多,积累不够,文字功底太差。
文字的美,虽然并不在词藻的华丽,但华丽本身确实是一种美。美美的文字,让人读起来,心是软软的,柔柔的,沉醉不知归路。
文字之美,自然也不在于文字的浮华,而在于书写恬淡而美好的生活,需要真实的人生体验和浓浓的生活烟火气。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所以,这份美的感受,不仅来自瑰丽的文字,更来自于深遂的思想。
真正美丽的文字,一定是把惊艳藏于本色自然中,恰如真美人,淡妆浓抹总相宜。若是娇柔造作的文字,就有如东施效颦,令人别扭之余,美感尽失。文字的美,贵在真诚自然,情到深处,哪怕是最朴实的文字,依然能够以情动人。
有人说,“文字,是心上的花”。窃以为说得真好。一串串优美的文字,正是开在心上的花,温润靓丽,充满芬芳。特别是在古典诗词中,不难寻那些惟美的文字,典雅、清丽,字字传神。
那些唯美的句子里,是诗人满腹的情怀,是否也藏着你满满的心事?下面这些经典诗文,是不是字字打动着你的心灵,开出欢欣的花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当然,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写作者通晓的道理,积累很重要。文字的美,来自词汇的丰富运用,而仅此丰富一个要求,则需要无数积累来完成。
清代孙洙编辑的《唐诗三百首》序言中这样写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多了,在潜移默化中便可吸取文字的精髓。对于写作来说,阅读不仅是享受文字之美,更是提升文字水平之基。
人人都懂的道理,践行起来却并不容易。想起新年之际的目标,自是羞愧难当。一月快有余,阅读欠账越积越多,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也在问自己,心里惦记着阅读,为何总没有时间拿起书呢?
尽情享受文字之美,敢情只是个梦想。很怀念过去的时光,上大学时,守着一图书馆的好书,好在如痴如醉地读过一些,至今想来,仍然很有满足之感。工作后,虽然经济不那么宽裕,也还舍得花钱买书来读,小城没有图书馆,读书还得自己买来读。那会儿,想起来,总算还有点儿读书人的气质。
什么时候开始,书买得少了,也读得更少了?是从电脑普及后,更是从有了智能手机后吧。人若不够自律,一切都是白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