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打卡
同理心训练
情绪是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想到心理学中的象与骑象人,大象代表情感、骑象人代表理性,表面看貌似是他在指挥着大象,事实则不然,一旦发生冲突他是拗不过大象的,甚至有时候我们的理性还会服务于感性。
满足 愉悦 爽 不爽
需求被满足就是愉悦,长期的需求突然被满足就是爽,不满足就是不爽。
这个感觉是生物特有的,表现在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看一个产品好不好(产品是服务于他人的介质,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和一个人的关系好不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自己的天分和命运(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举个产品栗子:
某读书app个人书架上的书,在kindle上可以网页版体验,压抑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很爽;但是很多比较火的书,这个app里面却没上架,就很不爽。
再举个情绪的例子吧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可能就是作为一个谋生手段,起码让自己生存下去,可是时间久了,一定是其中有满足你让你感到愉悦的地方存在,才可以持久的坚持下去。
亲密关系也是,彼此一定有让对方愉悦和爽的地方,才可一起走过慢慢人生路。
恐惧
恐惧来自于边界被侵犯,如果侵犯者的体量小也表现为愤怒。焦虑来自对恐惧的想象,羞耻感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
恐惧是边界,困住一个人的手脚。同样恐惧也是一种动力,比愉悦更强大的动力。
恐惧是做产品寻找的痛点,要么让人愉悦到暴爽,要么帮人抵御恐惧。
老师说没有看到马云罗振宇的恐惧,那他们的动力都来自愉悦么,疑问
改变自己要直面恐惧,看来还是要多学心理学,怎样能更清楚的看到自己内心的恐惧,扩大系统边界。
Day2打卡—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意识即防御。如果让用户启动意识,就是让他们感觉自己占便宜了。产品要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其实无论是互联网产品还是实体产品,和产品设计后面的人,都需要顺应潜意识,消除用户防御意识。
产品销售或推广人员,普遍用攻击性打破用户的防御,给对方施加部分压力,换一个思路来说,一个高级的销售,不应该是打破用户防御,而应该是降低或消除用户的防御意识,顺应潜意识达到成交的目的,润物细无声(疑问)。
Day3打卡 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花生存
人是因为训练和压力才成为角色的,而集体就是角色的聚集。
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但是只有去角色化地认识、沟通、交互,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安家》,房店长生活于房产中介的角色框架下,从外表到行为举止,从生活到朋友圈,无一不透露着房中介的标签和专业,业务能力不可谓不强,业绩不可谓不高。相反徐店长也拥有着超强的业务能力,但他敢于去角色化,不穿西装,时不时带领大家唱几曲,不死盯着自己的利益,带的团队快乐团结,当然店里业绩也会不好。
角色化带来高效率,去角色化可以深化彼此的感情。但如何将两者平衡需要智慧,角色中也应该有人情味,有彰显每个人个性的空间。
人生亦如此,我们活在各种角色中,每个角色上都标明你应该怎么怎么做,可在每个角色下我们也应该关心做的是不是快乐、被尊重以及意义和价值。
Day4 自我与自律
听完这讲课可以理解,适合做产品的人感受力强、情绪化、有激情、具有人格魅力。
但是有个疑问希望大家帮忙解惑,感受力强,意味着自我感知力好,同时对他人感受力也很好,即同理心,感自己所感感他人所感,遇到事情应该会比较容易顾及他人感受,情商高,按逻辑不应该是自私和自我,感觉有些矛盾。
助教老师说,感受力好不代表对每件事都关注。
突然能理解第二讲,劳伦评价乔布斯的话:
“他像激光那么专注,当他的光芒照耀到你身上,你就会沐浴着他的关爱。但是,当他的光芒转移到其他关注点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人生非常黑暗。”
同学回复:
第一段,好像有偏差,可能是感受力强、暴躁、情绪化、无时间观念、自我。
这种感受力强,我身边这种人,更像是对内的,对外只是需要配合他让他对内的感受力强,
这样沟通结果有两种,一种讨人厌,一种讨喜,情商的问题,
情商并不会影响好的产品,图灵计算机就是个,有的人不能感受外界,但是他会根据动作去做一些及格线的情商的事情和行为缓和沟通。
我:
是的,感受力强又自我的人,是我能感受到你们的感受,但是我要自己决定要顾及谁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