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随笔】游富顺文庙

【随笔】游富顺文庙

作者: 笨蜗牛 | 来源:发表于2023-01-30 08:15 被阅读0次

    县衙正门外是两层台阶,有一个平台,一个转弯,舞龙队在此结束了游行,我们顺着台阶去文庙。 

    文庙,从其功能上来说,有两个,一是作为祭祀孔圣人的场所,也称孔庙;二是县学的学堂,也称为学宫,供本地学生读书之用。文庙的兴盛,代表地方政府文教的政绩,所以历任地方官都比较重视文庙的建设。

    富顺文庙,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富世街道解放街,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现为清代重建遗存。

    我对富顺的认识,始于婚姻;对富顺的喜爱,却是从它的名字开始。富顺在北周567年因盐设县,名叫富世县。在唐朝,为避唐高宗李世民讳,改名富义县;在宋朝,为避高宗赵光义讳,改为富顺县,取“百姓富,政事顺”之意。百姓富,政事顺,是古往今来官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名字,好。

    富顺县有三大美誉,第一大美誉是千年古县。从567年设县以来,至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毋庸置疑,它就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第二大美誉是豆花之乡,说它是豆花之乡,你看富顺的大街小巷,豆花饭店之多,数量绝不少于我们这里的面馆。富顺人爱吃豆花饭,家常便饭有豆花,招待客人也可用豆花,即使送朋友,豆花蘸水是不错的选择,它绝对让人喜欢,在外面,说不定豆花蘸水比豆花饭都还出名。第三大美誉是巴蜀才子之乡。我扒拉一下从富顺走出来的大众知晓率高的才子,我只知到有戊戌六君子刘光第、红军高级将领邓萍、英雄儿女江竹筠、厚黑学教主李宗吾、歌唱家谭维维,于是,我无法自证这个才子之乡的美誉。今天来到了文庙,文庙给了我答案。

    我没有从文庙正门进入,是从旁边古县衙穿过来的。古县衙和文庙只有一墙之隔,我走过一条长约三十米,宽约一米的小巷子,左拐就进入了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棂星门。

    这座棂星门,整座都是石质建材。12根长短不一的冲天石柱联排构成四柱三门三通的石坊,宽20多米的样子,最高的石柱大概12.8米,据说是全国最高的棂星门。冲天石柱为方形,顶端刻蟠龙,两两相对,底座石鼓夹抱。三座石坊,中间的最高最壮阔,楹联书写“棂星门”,两边石坊稍矮稍小,左右门楣分别书写“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八个大字。整座石门,因为年代久远,石头有些风化,呈锈铁般的暗红色,楹联上的字迹也腐蚀了一部分,顶端的蟠龙也用铁丝做了处理,虽然有些败气,但是仍有一种宝刀未老的豪气,它的雄伟仍然让人震撼。

    棂星门是文庙必有的建筑,一般位于文庙中轴线上。文庙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取君临天下之意。古代传说棂星是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实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文庙修棂星门,象征祭孔如同尊天,由此可见,儒家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是深刻的。

    在棂星门南边就是泮池,泮池上横跨三座小桥,它也叫状元桥,小桥上均有工艺精湛的石刻。在棂星门北侧,依次是大成门、天街、月台、大成殿、崇圣祠。无论是大成门、大成殿,还是崇圣祠,都是全木结构,飞檐翘角,红墙木柱,青砖绿瓦,大气恢宏。

    这些都是在文庙中轴线的建筑,在文庙两侧的厢房里,我找到了这个巴蜀才子之乡的秘密。

    在大成殿前院厢房,左边就是历代进士名录。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让人赞叹。从宋代第一个进士李冕开始,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总共有238名,至于举人和贡生多达一千六百多人(有资料显示,举人807人,贡生863人)。通过这些数据,富顺这个才子之乡让我心服口服。我徘徊在那些写在灯箱上的名字前,心中感喟万千,读书出仕,为国尽忠,此言不虚,你看戊戌变法的刘光第,红军将领邓萍,还有烈士江竹筠,他们哪一个不是这种文化滋养中走出来优秀富顺儿女?才子之乡,实至名归。

    时至今日,富顺中小学还常到此祭孔。这种行为不能说成是迷信,它是中华家国精神传承的仪式。儒家的家国天下情怀,中华儿女应该传承并努力践行。

    在右边厢房,陈列的是富顺历代知监,灯箱上陈述的是他们的功业。

    富顺才子之乡的源头,还得追溯到宋代一个叫周延俊的知监身上。因为他修文庙,当地还流传一句“衙门向西开”的俗语,这俗语就蕴含着人们对他的敬重。一般县衙是坐北朝南,因为他要修文庙,文庙选址和县衙大门的位置就冲突了。富顺县城就这么大,风水宝地神龟山就这么宽,怎么办,他果断作出一个艰难抉择,县衙大门向西开,让位于文庙。在他任上,富顺诞生了第一个进士李冕,这不能不说是他文治的硕果,他还建了“雁碑塔”,上面刻下历次中进士者的名字,以此鼓励青年学子发奋读书,建功立业。

    在崇圣祠的厢房里,陈列着历代名人的牌位,牌位上方是他们的画像。恕我见识浅狭,好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其中有一个周敦颐,让我过目不忘,因为“莲,花子君子者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君子颂。看完这些牌位,他们只有一个身份——读书人,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雅称——君子,他们只有一份共同的遗产——文脉。当我走出这个陈列厅,千百年来文人的君子之声,此起彼伏响彻于心耳。

    在崇圣祠的后面,有一座亭子,叫敬一亭,是文庙最古老的建筑了。文庙背靠神龟山,南面沱江水,整体地形南低北高。敬一亭在文庙的尽头,也是文庙的最高处。敬一亭后面两三米处,就是一面高四五米的陡崖,崖上就是古县衙的段玉裁读书楼。敬一亭的墙上嵌有一块两米多高的石头,正面是孔子画像,这个画像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在元朝时转刻于此。有孔子画像的一面,用玻璃罩了起来。因为太晚了,敬一亭前面被崇圣殿屋顶遮光,后边被崖上的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遮光,使得亭子里的光线实在不佳,再加上年代久远,画像大多剥落,从玻璃外看去,里面黑黑黢黢的,完全看不出孔子形象,只见一些看不出颜色的斑斑点点。

    我们本想从敬一亭后面出去的,这里除了一面几米高的布满树根的崖壁之外,确实没有了路。旁边有虽龙池凤穴,道我非龙飞凤,是出不去的,于是只能原路返回。

    天色渐晚,春节已过,春天还没来,才五点半,天就阴沉沉的了。文庙正门没开,因为文庙和县衙还没有完全竣工。我们又绕回进县衙大门处,站在台阶高处,向南一望,文庙尽收眼底,远处的数仞宫墙也可以见,这次虽然没有走进去看,但是那红色的墙、金色的字,仍然醒目于心。这道宏伟的宫墙,对于我这个外乡人而言,它就是富顺的灵魂坐标。

    文庙始建于北宋,几经损毁,又多次维修,不灭的是富顺人民对文化的信仰。

    我们原路返回县衙,出了写有“神龟山”的山门,又看见了热闹的西湖,湖边,卖吃的,喝茶的,划船的......走下台阶,融入其中,回头仰望神龟山,好生羡慕这个小小西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游富顺文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up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