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我昨天又熬夜了;当然,我熬夜可不是为了摘星星。
人生中第一次熬夜是在初中,我那可爱的母亲告诉我,要是我再写不完作业,那么出去旅游的计划就泡汤了!我听完之后大惊失色,披星斩月,手忙脚乱的折腾到了凌晨两点,回过头看着手里面拿着小铁尺看着我写作业的老妈,已经靠在沙发睡着了。
当然,我并没有因此一熬而不可收拾,真正开始熬夜是在高考前夕。那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熬夜,熬的我心力交瘁,痛不欲生。不得不说,这一种作业与心力的碰撞,每次成败都是看今晚周公先生的心情如何的熬夜;我的一个朋友“钢姐”曾经对我说:“我有一天就是真的打算复习点政治,怕明天‘桃桃’提问我不会然后罚写;然后一会儿我妈把我骂起来,我捧了个书,本来以为是正襟危坐,结果是大头朝下的栽倒了床上,把眼镜都压变形了。”她的话音未落,我就在课堂上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又带动了全班同学惊奇的笑声,结果可想而知。
看到没有,曾经的我们是多么不想因为学习而熬夜;而现在的我们又逐渐习惯于熬夜晚睡。每个人熬夜的理由都有所不同,有人习惯了在游戏世界里面厮混,有人熬夜追剧追日漫,有人习惯了在夜晚里面读书,被称为夜读族,甚者有人出去夜跑,而像我这种呢?便是喜欢熬夜码字,自以为夜晚可以撑起我的灵魂,独处与安静有利于我的思考,然而,的确如此。
当每一篇报道中出现“深夜猝死”“熬夜独处者抑郁疾病多发”等字眼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于了一开始的一声感慨,过了没几天,生活照旧,再过一阵子,就变得习以为常甚至不屑一顾了。
年轻人,能熬夜!熬个夜有什么大不了的,通宵不睡都行!
高中班主任为了激励我们好好学习,让不能11.30之前睡觉,“都给我学习”在这儿,我借她的话反驳一下那些阻止我们熬夜的人,我们年轻人,有的是资本!
上了大学,经常在深夜和原来相距甚远的朋友在走廊里面煲电话粥,躲在被窝里面用一寸小小的手机屏幕的光来交流、思念,甚至于勉励。一个晚上,作为男闺蜜的我陪着一个女孩子在一楼的走廊里面聊到深夜,我们谈到自己大学的不适应,感觉到自己如今生活得不愉快,我们上了大学之后的新鲜感以及失去的目标得方向感;我们谈到了青春的一切,谈到了过去曾经的记忆,谈到了我们一天晚自习跑了好几个书店,只为了买到一本杂志;谈到了我们有一天晚上数刚才在小卖部买芒果干找回的一堆一块钱,突然主任来查晚自习,门一开有一阵风吹来,坐在口的我们俩把钱弄了一地;还想起了我们传纸条写满了好几张A纸;那个夜晚我们熬了夜,几个小时的时间好像演完了我们过去三年的青春。
有人一直在说,熬夜是一种病,熬夜的人中有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存在,在这里,我们说的熬夜是一种主动熬夜,而不是被动熬夜。其实,熬夜是我们形成的一种生活状态,我们想在一个夜晚里面,想想家庭,谈谈友情,思考一下理想,触摸一下人生,我们不是抑郁,只是我们独自一人生活在异乡,我们愿意抬头望一眼天空的明月,即便有着雾霾;独自一人,我们愿意做一只夜猫子,活在漆黑的夜晚,寻觅自己消失的魂灵。
熬夜怎么了?又没浪费你的睡眠。还有,我爱你,不说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