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们都说“距离产生美”,其实不然,距离太远,也会心生隔阂,距离太近也会心生厌烦。所以要善于创造“忽远忽近”的距离,不至于太热烈,也不至于太冷清。恋爱如此,交朋友如此,艺术也如此。
我的专业是书法,在它还没有成为我的专业的时候,我觉得那里就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小学五年级的我第一次接触毛笔是兴奋的,看到毛笔在纸上写下的字,如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有惊喜,有冲动。以至于此后我便对写字产生莫大的兴趣 ,初中有美术课,拿着两块钱的墨和毛笔又体验了一把,还是觉得向往无比。以至于高中选择学习书法,但当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又觉得书法和我产生了距离,这种距离是它慢慢淡去。我着重于理论的探究,慢慢淡化了实践的追求,从而让我有一种眼高手低,甚至眼不高手还低的感觉。越是离得近,越想要和它保持点距离。当它不是我的专业的时候,别人夸我的字写的好那是真的好,而当它是我的专业时,别人夸我的字写的好,我却没多大感觉,还觉得不够好,因为在他们和我的眼中都觉得专业么,本来就应该写的好。所以这种距离太近的感觉让我的热情减少了,同时书法水平也渐渐退化了。
此外,对于和书法相关的学问上,我反而开始下功夫,喜欢文学、美学、哲学的这些东西,我想搞明白为什么我会产生这种心理,追求艺术到底能做到怎样的高度。艺术是求美的,但书法的美我该怎样去发掘,从一笔一划,一个线条当中找到那么多美的元素。如果我只是单纯说这个线条是美的,而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美,它所体现的生命的元素,那我就是没有真正理解艺术是什么。
近些天对于文艺心理学,美学,文艺理论等的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艺术不在停留在实用层面,它是一种实用背后的美感。比如客厅里放的一盆花。阳台上的多肉,它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与我的情感相连,我移情于花草,自然。它们给予我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单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便觉得文艺对人的作用实在巨大。保持心情的愉悦能够延年益寿,而这种心情愉悦的感觉在于从你看到的物,看到的人中所激发的情感。而其中,物则占一大部分。欣赏山水自然、画画、写字、听音乐、弹琴、养花、煮茶,本着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样陶冶了心灵。保持良好的心态足以战胜病魔,足以度过孤独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