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了新的单位,让我有种才毕业进入社会的感觉。之前的工作的环境要么都是校友,大家都很好相处。要么就是自己一个人上课就好,几乎不用跟学生以外的人接触。而现在的工作内容跟以前很不一样,有太多要学习和了解的东西。不仅如此,还要和各个部门的同事、领导和客户打交道,这就让我产生了初入社会的感觉,觉得自己以前像是没有真正走入社会这所大学。
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现在我需要经常跟人沟通,当然最重要的沟通对象是客户,主要是学生和家长。提到沟通这个词,脑子里立马会显现出跟人接触的画面,而我却有些不知所措和胆怯。比如销售说家长要来,需要我跟家长沟通一下。很多时候我都希望家长没有出现,这样我就可以不去沟通,但家长不出现又不会有课上,没有课上工资就低。所以每次等待家长或者学生的时候,心里非常矛盾。不知道害怕沟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总觉得这样不好,看到别人的大胆总是很羡慕,也经常责怪自己和愧疚。
这种责备和愧疚的想法在看到一本书之后发生了改变。那是一本运用阿德勒理论来探讨人生课题的书,书中提到一个女孩非常害羞,想改变但一直做不到。阿德勒说她其实并不真正想改变,说她的害羞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这样对她有好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害羞,女孩就不用出去感受害羞带来的痛苦,比如害羞就不会主动去找喜欢的男孩,就不会有被拒绝的痛苦,或者找借口说男生不喜欢容易害羞的女孩,所以害羞对她来说是很好的事情,是她的挡箭牌,这也是很她觉得害羞不好,却又一直没有改变的原因,因为她没有意识到害羞对自己的好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不好的习惯或者行为,不一定是害羞,也许是其他的各种习惯。我们会觉得这样不好,一直想改变都没有成功,但也许我们就跟那个女孩一样没有意识到这个习惯或者行为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所以才一直让它存在。
回到我的胆怯,是不是也是因为它带给了我很多好处,所以一直没有改变?那它带来的好处有哪些呢?我可以不用跟很多人打交道,不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就好;我会选择不用跟太多人接触的工作,可以保持单纯;遇到需要接触人或是新的事物时,我会拿出胆怯当借口,心安理得地不去接触或尝试。我还可以列举出来很多“好处”,有真正意义上好的,也有短期看是好的,但长远来看是不好的。但我似乎没有区分过,把它们通通都当成了好处,然后继续选择不去改变,还一面抱怨自己难以改变。
看到这个理论之后,我对很多自己和他人的缺点也有了新的看法,不再一味地抱怨,而是开始思考这些难以改变的缺点背后是不是有我们没有察觉到的好处,而我们一直受益于这些“好处”不自知。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会对自己和他人多些宽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