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姑嫁慈溪姚氏。姚母能诗,出外为女傅。康熙间,某相国以干金聘往教女公子。到府,住花园中,极珠帘玉屏之丽。出拜两姝,容态绝世。与之语,皆吴音;年十六七,学琴、学诗,颇聪颖。夜伴女傅眠,方知待年之女,尚未侍寝于相公也。忽一夕,二女从内出,面微红。问之,曰:“堂上夫人赐饮。”随解衣寝。未二鼓,从帐内跃出,抢地呼天,语呶呶不可辨;颠仆片时,七窍流血而死。盖夫人赐酒时,业已酖之矣!姚母踉跄弃资装,即夜逃归。常告人云:“二女,年长者尤可惜。”有《自嘲》一联云:“量浅酒痕先上面,兴高琴曲不和弦。”
这是《随园诗话·卷一·五四》所记录的一个悲剧。让我震惊的,除了悲剧本身,还有袁枚记载此事的不动声色。大概这已是经过几层转述的“别人的故事”,离听者已经太遥远。而我,一想到两位聪颖美丽的女子以如此悲惨的方式殒命于花季,就痛惜不已。三百年过去,除了袁枚笔下的寥寥数语,她们在这世界已经再无痕迹。今我多情,掬一把泪,写数行诗,以为纪念。
其一
娇桃秾李正思春,一夜风狂吹作尘。
非是红颜真薄命,更无谁作护花人。
其二
才貌堪怜世所惊,侯门应悔负倾城。
芳魂自返仙乡去,莫向人间问姓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