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对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不能控制自己。又把这本《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翻出来读第二遍。
虽然对于育儿方面的书籍十几年来一直没间断的读,但这就如同一剂慢病良药一样,不能长时间的不吃,你懂得的道理也会随时间的流逝让你淡忘,所以总要时不时的读一读,拎一拎自己。
越读书越感到自身的不足,在育儿书籍十几年的阅读经历中,总感到自己还有太多没有做到的地方,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自己教育的失败,也一直努力寻找最恰当的育儿方法。
我们之所以成为父母,并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的改变自己。只有我们能够明白这一点,才有机会进步、成长、成熟!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美国的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梅丽莎.切瓦特桑合著的一本书。这本书并不是教会我们如何去教育孩子,而是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去摸索、去探寻;让我们在体会迷惘、经历心痛之后,如何重拾希望,为人生增添无限可能;如何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为宽广。要想成为好父母,前提是做一名好学生,虚心学习,争取做个成熟的大人。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我们的儿女,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我们和孩子都是一样的,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
孩子需要我们能承担起责任,对他们更用心,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深思熟虑。
我们很多人都是在做着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孩子,这样做真的对吗?我们所谓的教育子女,其实更多的是在满足我们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真实需要。
有时我们感到沮丧,真的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吗?还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比较心烦呢,我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孩子无形中成为替罪羊。试想一下,我们是否因为工作中的不顺利,抑或是因为与爱人与公婆关系的处理不当,把所有的气都撒在孩子身上?
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深呼吸,专心倾听,给孩子留点余地,不可妄下结论,有幽默感,多考虑孩子的能力,把时间安排得更为宽松,给自己时间缓口气,提前15分钟行动,认识到养儿育女是对耐心的考验。这些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更详细的论述,需要的直接找书来读。
练耐心:照顾好自己,凡事别往心里去,凡事往好处想,了解自己的期望,为失败做好心理准备,教会孩子控制情绪,多回想自己的童年,了解自己的底线,摸清自己的脾气。
同时我们教会孩子多劳动,有责任感。我们要说到做到,不要与孩子争吵。经常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凡事坚持原则,给孩子创造一种安全感,让他们感觉生活有依靠、不动摇,不会有虚无缥缈的感觉。
这本书的观念就是我们要用爱教育孩子,而不是用害怕来教育孩子。
我们要有自己的生活,保持好心情。对孩子多鼓励多表扬。
我们大人认为小事一桩,可孩子看来可能就是很要紧的大事,孩子希望父母重视,我们一定要注意倾听,并理解他们。
养儿育女无所谓对错,做到与孩子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