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中(什么是好的专业(I):拥有专业壁垒 ),我们讲到什么叫做有专业壁垒的专业。那为什么要选择有专业壁垒的专业呢?简单来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需要通过时间才能获取的技能。虽然有钱人可以用钱购买这些技能,但他也就能买到有人为他提供服务,而不能买到技能本身。在这种意义上,技术者能够依附于有钱人,但也可以独立于有钱人,反之则不能。这就是专业壁垒所能带来的优势。当我们浏览大学品类繁多的专业时,录取分数的高低常常与专业壁垒的厚薄有着显著的关系。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录取分数越低说明这个专业的专业壁垒相对较薄。
为什么是这种情况呢?这和教育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高校办专业是要投入的,而且不同的专业相差极大。或许文史哲专业一年的办学经费也就百万,但是对于物理、计算机等专业壁垒较厚的专业,百万经费也就只是专业设备的运行电费而已。
另外,专业壁垒厚的专业通常比其他专业有着更完善的培养体系,无论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方向结构,还是课程设置,都要比其他专业更加完善。只要这样,学生才能在四年的求学期间顺利掌握高难度的专业知识。而对于文史哲几乎不存在专业壁垒的专业,学生就读这些专业能否成才很大程度上靠先天优势或家庭培养。正因为如此,昂贵的教育成本就必须通过设定极高的录取分数来抵消。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高不可攀的分数线一来可以将最优质的生源选择出来,二来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竞争。
之所以要选择专业壁垒高的专业,另一个原因是人生学习能力最强的黄金十年学习有专业壁垒的专业才最划算。设想你放弃了商场厮杀赚大钱的机会而进入大学接受专业教育,难道你会选择别人可以用人生阅历就能碾压你的专业吗?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选择有专业壁垒高的专业可以尽可能减少与其他人用家族优势正面竞争的机会,从而保护自己。
然而,专业壁垒是一个高不见顶的防御墙。基础物理学、数论等基础学科的专业壁垒已经高出天际,但并不意味着也适合普通人选择。这就涉及到专业选择的第二个因素,那就是贴近社会生活。
什么是贴近社会生活?简而言之,贴近社会生活的专业是为人而服务的专业,而非为知识服务的专业。计算机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诸如此类的专业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基础物理学、数论等专业的目的是探索未知的理性世界。虽然后者的专业壁垒要高于前者,但由于前者是贴近生活的专业,而它的专业壁垒又高于其他,因此这些专业正是目前人均薪资最高的专业,也是老钱(old money)未能全盘掌控的领域。普通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与付出相一致的收入。
能够贴近社会生活的专业意味着专业有直接的功用,而非文史哲只能以“无用之为大用”来安慰自己。而这种功用一旦进入市场后就成为人们必须用钱才能购买的商品。你作为商品的提供者和生产者就具有了与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不同专业贴近社会生活的程度不一而足,可以用专业壁垒的高低与提供服务的人数的多寡来衡量贴近社会生活的程度。例如,近十年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这些专业有足够高的专业壁垒,而且技能服务的人数是以整个国家人口为基数的,因此,这些专业就获得了最高的薪资。即使是普通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薪水或许也比文史哲硕博要高(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如此)。
最后,上述建议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普通学子如何通过高考选择合适的专业从而获得相对富足的生活。至于家里有矿或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在乎世俗生活的学子完全不用在乎这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