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一本书,世俗也好,功利也罢,我不过只是想写一本书。
这想法不知从何而来,从天上?从地下?从你的眼里?从我的青春里?
我不喜欢说话,但总要与人交流。所以大多数嬉笑都是假的。关于上一秒和人谈话间笑出声来,下一秒就平静的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是经常有的。说到这里,就想起来以前语文课本上,契科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我觉得我真的是那样的人,但这里不牵扯到其他问题。完全是觉得这段话很精彩,欣赏。也觉得学过的东西,有人丢了,想帮忙拾起来。话至此,多说无益。
我高一的同桌,姓杨。他爱看武侠小说,也爱写。而且是用比作业本还要贵好几块钱的厚本子,黑色的硬壳。他喜欢“自娱自乐”,每次更新完一章节总是拿给我看。我不喜欢说话也就没拒绝过,但我没有认真看过,因为我不喜欢武侠。内容不记得,但挥挥洒洒几千字是有的,或者几万字也不一定。后来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在班里让他站到讲台上,指手画脚说了一大难听的话,奇怪的是还有人哄笑。把他的厚本子举过头顶,好像校长拿着演讲稿对我们挥手一样,然后又放下来。对着那本厚厚的武侠中缝掰扯了好几下,才撕裂开来。我第一次看他哭,就在讲台上。我感同身受,我庆幸我到今天才决定自己的书从序开始,我暗喜我不爱说话没人会笑我。我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我应该窃喜的也应该悲伤的。
梦想是要有的,尊重是要有的,平等是要有的。
这本书从这里便是开始了,我不知道它到何处结束,也不知道它应该叫什么,更没想过会有怎样的结局。记录就好了。做一个“写书人”或者是“生活家”。用我这个年龄去看世界,用我的经历去表达,用我看到用我想到的去诉说。
这想法从何而来?
从天南地北中,从地上天宫中。
从你眼里穿过的风,从我心底蹿出的光。
2018年1月17日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