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1.1 概述
前面已经介绍SyclicBarrier、CountDownLatch、Semaphore三个并发编程中的工具类,还剩下最后一个Exchanger。Exchanger(交换者)是一个用于线程间数据交换协作的工具类。它提供一个同步点,在这个同步点多个线程间两两之间线程可以交换彼此的数据。这两个线程通过exchange方法交换数据, 如果第一个线程先执行exchange方法,它会一直等待第二个线程也执行exchange方法,当两个线程都到达同步点时,这两个线程就可以交换数据,将本线程生产出来的数据传递给对方。
1.2 Api接口
查阅Exchanger的源码,可以发现给我们提供的公共方法只有三个。
- Exchanger():无参构造方法
- exchange(V):exchange方法用于交互数据V
- exchange(V,long,TimeUnit):延迟一定时间交换数据
Exchanger源码简洁,但是它的设计思想还是比较复杂的。CyclicBarrier、CountDownLatch通过借助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d的state字段进行“临界点”的标识,Exchanger是如何实现"临界点"的判断呢?
1.3 实例演示
创建连个线程,进行内部数据交换。
public class TestJava {
private static final Exchanger<String> exgr = new Exchanger<String>();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tring A = "数据A";
String B = exgr.exchange(A);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A录入的是:"
+ A + ",B录入是:" + B);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star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tring B = "数据B";// B录入银行流水数据
String A = exgr.exchange(B);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A录入的是:"
+ A + ",B录入是:" + B);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start();
}
}
运行结果:
Thread-0:A录入的是:数据A,B录入是:数据B
Thread-1:A录入的是:数据A,B录入是:数据B
在两个线程中分别调用exchange方法进行数据的交换,当第二个线程调用exchange方法的时候,数据进行交换。
2. 源码解析
Exchanger是一个用于成对线程之间交换数据的同步器。主要用于遗传算法和管道通讯等两两交换比对的场景。
内部结构:
private static final class Node extends AtomicReference<Object> {
/** 创建这个节点的线程提供的用于交换的数据。 */
public final Object item;
/** 等待唤醒的线程 */
public volatile Thread waiter;
/**
* Creates node with given item and empty hole.
* @param item the item
*/
public Node(Object item) {
this.item = item;
}
}
/**
* 一个Slot就是一对线程交换数据的地方。
* 这里对Slot做了缓存行填充,能够避免伪共享问题。
* 虽然填充导致浪费了一些空间,但Slot是按需创建,一般没什么问题。
*/
private static final class Slot extends AtomicReference<Object> {
// Improve likelihood of isolation on <= 64 byte cache lines
long q0, q1, q2, q3, q4, q5, q6, q7, q8, q9, qa, qb, qc, qd, qe;
}
/**
* Slot数组,在需要时才进行初始化。
* 用volatile修饰,因为这样可以安全的使用双重锁检测方式构建。
*/
private volatile Slot[] arena = new Slot[CAPACITY];
/**
* arena(Slot数组)的容量。设置这个值用来避免竞争。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APACITY = 32;
/**
* 正在使用的slot下标的最大值。当一个线程经历了多次CAS竞争后,
* 这个值会递增;当一个线程自旋等待超时后,这个值会递减。
*/
private final AtomicInteger max = new AtomicInteger();
一个无参的构造方法,用于创建一个Exchanger实例。内部结构很清晰,首先内部包含一个Slot数组,默认容量是32,用来避免以一些竞争,有点类似于ConcurrentHashMap的策略;其次,交换数据的场所就是Slot,它本身进行了cache line填充,避免了伪共享问题;最后,每个要进行数据交换的线程在内部会用一个Node来表示。
伪共享说明:假设一个类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属性a和b在内存地址上是连续的(比如FIFO队列的头尾指针),那么它们通常会被加载到相同的cpu cache line里面。并发情况下,如果一个线程修改了a,会导致整个cache line失效(包括b),这时另一个线程来读b,就需要从内存里再次加载了,这种多线程频繁修改ab的情况下,虽然a和b看似独立,但它们会互相干扰,非常影响性能。
关键技术点1:CacheLine填充
在上面的代码中,Slot其实就是一个AtomicReference,其里面的q0, q1,..qd那些变量,都是多余的,不用的。那为什么要添加这些多余的变量呢?
是为了让不同的Slot不要落在cpu的同一个CacheLine里面。因为cpu从内存读取数据的时候,不是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读,而是按块读取,这里的块也就是“CacheLine”,一般一个CacheLine大小是64Byte。
保证一个Slot的大小 >= 64Byte,这样更改一个Slot,就不会导致另外一个Slot的cpu cache失效,从而提高性能。
通过前面示例,我们知道Exchanger类最核心的是exchange方法。
/**
* 等待另一个线程调用exchange方法到达“临界点”,除非当前线程interrupted。
* 如果另一个线程已经在等待(已调用exchange方法),则这个线程被唤醒并且接收
* 传送过来的数据。同时当前线程立即返回进行交换数据。
* 如果没有其它线程调用exchange方法,则当前线程不可用,除非以下两种情况出现:
* 1.有其它线程调用exchange方法。
* 2.当前线程被interrupted
* @param x 交换数据
* @return 另外一个线程交换的数据
*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if the current thread was
* interrupted while waiting
*/
public V exchange(V x)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f (!Thread.interrupted()) {
Object v = doExchange((x == null) ? NULL_ITEM : x, false, 0);
if (v == NULL_ITEM)
return null;
if (v != CANCEL)
return (V)v;
Thread.interrupted(); // Clear interrupt status on IE throw
}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
}
如果当前线程没有被interrupted,则调用doExchange方法进行数据交换。
private Object doExchange(Object item, boolean timed, long nanos) {
Node me = new Node(item); // 将当前数据进行存储,创建Node
int index = hashIndex(); // 当前Slot的下标index位置
int fails = 0; // CAS操作失败的次数
for (;;) {
Object y;
// 当前Slot值
Slot slot = arena[index];
/**懒汉式初始化,当前slot为null的时候,则在当前index创建新Slot*/
if (slot == null)
createSlot(index); // 继续循环
else if ((y = slot.get()) != null && // 如果当前slot值不为null,且值y没改变,则将当前slot片段设置为null。
slot.compareAndSet(y, null)) {
Node you = (Node)y; // 如果当前node为null,则将新值进行CAS操作赋值。
if (you.compareAndSet(null, item)) {
LockSupport.unpark(you.waiter);
return you.item;
} // Else cancelled; continue
}
else if (y == null && // 如果当前slot存储的值为null,并且通过CAS操作赋值me成功。
slot.compareAndSet(null, me)) {
// 如果当前index==0,则加入等待队列,等待与别人交换,即下标为0的位置始终是等待别人来交换的位置
if (index == 0)
return timed ?
awaitNanos(me, slot, nanos) :
await(me, slot);
Object v = spinWait(me, slot); // 如果当前index!=0
/**是不是CANCEL*/
if (v != CANCEL)
return v;
me = new Node(item); // Throw away cancelled node
int m = max.get();
if (m > (index >>>= 1)) // 当前位置不为0,则index/2不停缩小,直至找到交换值。
max.compareAndSet(m, m - 1); // Maybe shrink table
}
else if (++fails > 1) { // Allow 2 fails on 1st slot
int m = max.get();
if (fails > 3 && m < FULL && max.compareAndSet(m, m + 1))
index = m + 1; // Grow on 3rd failed slot
else if (--index < 0)
index = m; // Circularly traverse
}
}
}
所以,exchange的思路是:
- 根据每个线程的thread id, hash计算出自己所在的slot index;
- 如果运气好,这个slot被人占着(slot里面有node),并且有人正在等待交换,那就和它进行交换;
- slot为空的(slot里面没有node),自己占着,等人交换。没人交换,向前挪个位置,把当前slot里面内容取消,index减半,再看有没有交换;
- 挪到0这个位置,还没有人交互,那就阻塞,一直等着。别的线程,也会一直挪动,直到0这个位置。
所以0这个位置,是一个交易的“终结点”位置!别的位置上找不到人交易,最后都会到0这个位置。
至此,整个逻辑梳理完毕。
参考阅读
http://blog.csdn.net/chunlongyu/article/details/52504895
http://brokendreams.iteye.com/blog/225395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