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了一个97年的男生,从面试开始我就感觉不对,因为他是两个人过来的。
坐下来聊之后发现没带简历,没自我介绍,没有了解公司产品,开始营销TK代运营模式,也就是这个人不是来面试的,是来谈合作的。
虽然是从BOSS直聘过来的,但其实花点心思就能知道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而不是上来就问是不是做服装的?
那么应该是销售过来的,我肯定要看一下他们的专业度了,他们营销有点夸大的成分。说本地的一家龙头企业也是他们在操作的,但是问到一些具体的东西却答不上来。
而且我拿出公司的账号问了他几个问题,发现也是含糊其辞,给不到我专业的感觉。
你是不是也这样干过,没有了解对方的情况就直接去见面了?无脑营销,就等于骚扰。
我记得我主管跟我说过,去拜访客户,一定要知道他是做什么产品的,同时要找几个他的同行,以及知道这个行业的主打国家是哪些。
因为我主管知道我的专业度是很高的,但是跟老板聊专业度他们是完全听不懂我的专业知识,不过跟老板聊同行,聊主打国家和行业的一些情况,他们一定会感兴趣。
对方感兴趣,才有下一步的可能性。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这又让我联想到经常打骚扰电话的货代公司,经典开场白就是某某总您好,我是什么什么公司的,主要做哪些国家的物流。
对方根本没有做过背景调查,也不知道我们出口国家是哪里,不知道我们是要走海运,还是走空运,甚至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产品的。
如果有一家公司做好背景调查,直接给出解决方案,相信会让人耳目一新的。在互联网时代,做背景调查其实不难,找几个网站,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就可以知道是做什么的,而不是去到现场或者在电话里问基础的问题。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最省事的往往最没效果。
我之前也打过电话营销,我内心其实是很排斥的,因为绝大部分人接到电话,都会听完开场白就挂断,毕竟一听就知道是做推销的。
不过,我没有刻意去冲量,而是以XX负责人的身份,从产品、从平台的角度,给到对方一些建议,找客户感兴趣的点聊,然后再加上微信,因为自己专业度没问题,微信上对方问什么问题都能回答得上,慢慢地再去做营销的动作,先把信任感建立起来。
在打电话之前,我拿到对方公司名字,会去看他们在平台上做什么产品的,以及产品量、销量等数据都会看一遍,接着再打出电话,虽然这样的效率很低,可能几分钟才打一个电话,但是总比接了就挂的“群发”模式好很多,客户精准度好一点。
其实,只需要多动脑想想的事情,但很多人却不想多思考,要做好一件事除了枯燥地执行外,还需要深度思考。
做点“无用功”,但其实很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