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是在2017年2月,那时候正是过年。我一天开玩笑的和老婆说,现在比特币一个都快7000了。老婆惊讶的说,那么贵我们手上钱都买不了几个。呵呵,这明显不是我们的菜,只有一笑而过了。
2017年6月,听了李笑来老师的《区块链世界简明生存指南》分享,觉得区块链在未来还是个机会,得关注下,但一直没进场,也没有去更深的去了解它。
直到2017年8月,才在云币网注册了账户。随着9月4日国家政策的出台,区块链行情一片恐慌。其实那时候我还比较淡定,投的钱也不多,总共6550元。行情一路下跌我一路买,直到云币里的钱用光为止。这个过程,买的比特币均价在22000,比2月份涨了3倍多。钱“投”完了,自己也心安了。国内的交易所网站陆续关闭,倒腾到了主要交易所,再交易要翻墙,还要查英文,研究网站操作,怕麻烦,就完全没有不再管它了。
到了2018年2月,又是过年的时候,看来人闲了,就在找事了。看了行情,比特币价格在50000左右,又开始蠢蠢欲动了。EOS还在众筹期,到处都是它的影子,我也跟风入场了。根据自己在基金定投的经验,下功夫研究定投策略,2018年4月我信誓旦旦的说定投1年,每周记录。结果手里可投资资金不多了,行情继续下跌,只定投、记录了22周。其中,2018年5月至6月期间,因为一笔钱,一个月投入了资金量的35%。主要基于EOS主网即将上线,梦想着有一个大的拉盘,想尽快建立底仓,结果仓位建在了半山腰了。
现在2019年2月,还是过年的时候,比特币价格在25000左右。总体来看,目前账面亏损43%。其中投入EOS的资金占比68%,均价45.2。期间卖出7次,均价在44.6,难道只是巧合吗?
在区块链世界里,自己犯的错误有:
错误一经验主义。以为自己定投过基金,对投资有了一定的认识,就可以照搬到区块链里了。根本没有赎出策略,殊不知,区块链浮动远超股市,一周内50%涨跌太正常了。区块链体量整体偏小,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严重影响行情,根本不知道买卖统一性。
错误二不深入。只是隔段时间看看价格,涨的时候看得多,跌的时候看的少。听了笑来老师的价格记录建议,参加三九投资学院,也在每周记录价格。但只是为记录而记录,没有深入感知。常听说刻意练习,但什么是刻意练习?在做任何事时,只有有意识的去揣摩环境、个人动作、当时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才算是刻意练习。否则,就成了潜意识的习惯性的行动了,比如吃饭、走路、工作。
错误三没有资金控制。进入区块链之前,把手头资金一盘算,以要“赚到”多少钱为目标,就定了计划。在2018年5、6月又投入了大比例资金,这时的EOS均价65.6。像家庭的应急备用金、未来要还的钱等,没有进行单独账户管理,完全混在一起。结果发现的时候已为时已晚。
目前个人需要改进的有:
第一 提高场外赚钱能力。现在只是账面亏损,为了资金不真正的亏,在牛市中赚到钱。只有你不下车,一直持有数字货币。在现实生活中赚到钱,才能活到下轮牛市,收获自己应得的。
第二 列好资金计划。每一笔钱做什么,做到心里有数。即使放在同一投资项目上,也要分清账目。不同的账户里进行分别管理,如果一笔钱被用了,必须尽快用每月赚的钱补充进来。不能得过且过,所有钱混在一锅里乱炖。
常言道,不抽烟的人,省不下来烟钱,不喝酒的人,省不下来酒钱。其实这是我们对金钱的感知不敏感,在这个地方明明省了,又大手大脚的花在了另一个地方。假如说,你真的省下了钱,马上就把这笔钱放入投资账户里。如此下去,才会积少成多。
第三刻意练习。有一句诗,春江水暖鸭先知。价格记录,只是第一步,要感知价值,必须得揣摩当前市场。从现在的结果找到可能的因,反复不断,才能逐渐形成个人独特判断。在水里边浸泡久了,用心觉知,才会知道什么时候,水开始变暖了。区块链的世界,涨跌幅度大,时间密度大。用少量的资金做“价格投机”,保持个人持续的热情和学习的动力,只有用钱了,人才会更上心,不是吗?
错误知道了,经验也总结了,一定能保证下次改正吗?不见得。人总是反复入坑的,只有不断的复盘,保持开放的心态,既要沉浸其中,又能跳出事外,才能不断的成长。什么时候人经常能今天知道昨天的错了,且错的离谱、可笑,那才算成长,且成了习惯性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