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物种起源》这本书,是周忠和老师(中科院院士)推荐的目前国内翻译得最好版本,译者是苗德岁老师,曾获得过古生物学界著名奖项“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首位亚洲学者。众说周知,《物种起源》有6、7个版本,也是号称修订版不如初版的一本书。译者在选择翻译母版时,考虑到这个问题,用专业严谨的态度选择了第一版。给中国读者带来了最原滋原味版本,这一版符合达尔文最初的思想,逻辑也最为严谨,文笔也最为简洁。以下是读“复述与结论”这一章的读书笔记。
演化论替代神创论
人无法从感观经验中获得对“大尺度时间”的理解,进化论的提出,可以讲是人类理性的胜利。因为当时地质记录不完整、缺失中间过渡样本、化石证据不足,在这样的条件下,达尔文通过无与伦比的逻辑推理,推导出进化论。从而扩大了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日心说让我们知道地球在宇宙里的位置;进化论让我们知道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这是一本改变人类世界观的书。不知道和知道看待世界的眼光会完全不一样。生命是由演化而来,生物与环境的互动斗争,导致自然选择,现有生物是通过漫长的时间积累而演变而来,而不是神创造的。
理性光辉战胜感知局限
达尔文同时期的同行们和达尔文面对的是共同的资料、化石,。同行的专家难道不厉害吗?当然也是生物、博物、考古学的权威。但是由于价值观不同,得出的结论却完全不同。一方面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里极大,如那个时期是基督教的世界观,相信上帝创造了万物;另一方面说明人对时间感知能力有限,当时的人无法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下,把时间拉长到以几亿年为单位的尺度,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调用理性,用理性去推导,很多推导是反感觉的。这里的局限性也是必然,从书中我们看到了人类成长长河中的无知。就算我们现在知道了进化论,懂了很多道理,谁又能确保现在的我们不是困在现有的价值观中呢?不保持开放的心态,固有自己的价值观,无知是必然。战胜无知需要理性的光辉。
演化替换进化
生命由最小单位起源,为了生存不断繁殖生长,在环境间接或直接影响互动作用下,为了生存,互相斗争,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慢慢演化成今天的生物形态,自然界里无飞跃,有了时间,无趣的事情,竟然如此的美妙和有趣。为什么在用词上,演化比进化更准确?演化是漫长的过程,用演化去理解自然的选择更加贴切;而进化呢,进化默认的带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丑到美的底层含义。你就会理解成生命是进化了的,然而进化的核心是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命需要生存,环境会改变,由于环境的改变,适应生存并繁衍后代的生命,就被认为是自然选择的生命,自然选择就这样不停的推动着生命的演化进程。理解进化论需要避开的误区:一是以为进化由目的性、方向性、进步性等;二是错误认为适者生存就是强者生存,生存中除了斗争还有合作。实际上进化过程中充满了随机性。
了解以上,再来回顾自己之前对进化论的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