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从众:由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
依从,认同,内化
我们的观点容易受既是专家又可信的人的影响;
如果宣传者的态度明显地背离其自身利益,他的可信度就会增加;
如果宣传者无意影响我们的观点,可信度也会增加;
如果我们喜欢某人,至少在无关紧要的问题和行为上,即使很清楚他正企图影响我们的观点且可以从中受益,我们往往还会被其影响。取悦?
如果某一宣传引起了极大恐惧,人们往往不会密切灌注它。
唤起恐惧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我们经常根据刻板化的偏见来判断别人,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呈现某条信息的特殊方式可能深刻地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就不能采取措施,校正错误。更糟的是,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认知吝啬鬼的后果,就会认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很容易将仇恨与残暴用到极致,却还以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
承认我们是认知的吝啬鬼并不意味着我们注定就会歪曲事实。的确,一旦我们了解了自我局限及人类大脑中普遍存在的偏见,就可能会更好地思考,作出更明智的决定。
大多数人似乎对刻板效应有些许认识,也似乎有能力加以控制。
尽管拥有一定的认识,但假如存在导致错误判断的附加信息,刻板化认识还会影响我们的观点和判断。
根据临床判断,把某人归类于某一诊断类型(如精神分裂或狂躁抑郁症)能够产生一种认识:此人和与这种诊断相吻合的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即使这种关系不存在)。无论环境如何,假象关联强化了我们最初的刻板化认识及观念;这种关系将使我们发现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在以后会向我们提供证据,表面我们最初的刻板化认识是正确的。
我们不可能像自以为的那样准确无误地记住我们的过去,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简单,要记住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对自传体回忆的修正不是随机的,相反具有强烈的倾向。我们的记忆会被某种方式所歪曲,以便有可能与我们对自己的总体印象吻合。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自己的历史,我们并不是要为过去撒谎,只是无法准确地记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塑造自己的记忆。
确认偏见:人们对最初的假设和观念具有寻求确认的倾向。确认偏见是人类思维普遍具有的倾向。
后见之明偏见(hindsight bias):一旦我们知道了某一事件的结果,就具有认为自己早已预见到此事的强烈倾向。
避免认知保守主义的四个经验法则:
- 警惕那些企图替你创建事物分类及定义的人;
- 尽量使用更多的方法来对人或事进行分类,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人或事;
- 尽量从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人或重大事件
-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考虑一下你失误的可能性,你已经将受害者投入了一种或几种认知偏见中。
基本归因错误:指人在描述和解释社会行为的原因时,具有高估个人或内因作用而低估情景作用的普遍倾向。
行为者——观察者偏见:行为者将自身行为归因于情景因素,而观察者总是把同样的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稳定的性格特点。
自我偏见:
(1)自我中心思想:指一个人容易认为自己更接近于事件的中心,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2)自我保护偏见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个人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环境因素的倾向。
社会性动物最迷人的方面之一是,我们有吧自己视为善良、理性的人的动机——以及这种需要时如何经常引导我们从事既不善良也不理性的行为。
认知不协调是一种紧张状态。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同时持有两种不一致的认知时就会产生。
人是这样一种动物,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自己相信其存在不是荒谬的。
人不是信息的被动贮藏器,他们观察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取决于对某种信念或行为的赞同程度。为了减少不协调,个体会歪曲客观世界。而且,歪曲的方式和程度是可以预测的。
对某件事来说,一旦迈出第一步,就会逐步升级。你需要为一种行为辩解,于是你的态度就有所改变,这种态度的变化又影响着你未来的决定和行为。
当决定已经不可挽回,不协调会增加;为了减少不协调,如果一个人不能再对决定有所作为,便会更加肯定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那些在某个问题上坚信某种态度的人,往往抗拒任何改变其态度的直接企图,其主要原因就是辩解的需要。
(1)如果你想让人们对某个事物形成更积极的态度,就要让他们去拥有它。
(2)如果你想要减弱人们对一些错误行为的不道德感,就要诱使他们去进行那种行为。反之,如果你要增强人们对一种行为的不道德感,就要适当地用这种错误行为诱使他们,但不要使他们真的进行那种行为。
不协调理论预言:在没有充足外在理由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发表与自己原先态度相反的观点时,我们就会开始相信自己的谎言。
如果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奖励刚够激发他进行某项工作,就能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喜爱这项工作,从而提高他们对工作的持久兴趣和表现。过多的外在理由会抑制有助于增加人们对工作的喜爱程度。
人们既有采取理性、适应性行为的能力,也有减少不协调行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花费所有时间来保护自我,那他永远也不会成长,我们必须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但是,如果我们只专注于减少不协调,就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相反,我们会把自己的错误掩盖起来,或者更糟,会把错误当成优点。前总统们的回忆录里都充满了这种自吹自擂、自我辩解的陈述。前总统林登约翰逊把这些陈述恰当地总结为:如果我可以从新做过,我也不会有丝毫改变。
另一方面,人们总是在错误中成长,在错误中汲取教训。理想情况是这样的。当我犯错时,如果我能够认识到下述内容,将对我大有裨益:啊,我干砸了。我能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些什么,好让我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 通过对自我防卫和减少不协调倾向的认识;
- 通过理解这样一点:做了愚蠢或不道德的事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是不可改变的蠢人或不道德的人;
- 通过培养足够的自我力量来包容自己的错误;
- 提高自己这样一个认识:从自我成长和学习的角度,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是有好处的;
产生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暴力本身。当一个人有了攻击性行为,特别是当攻击力量超过了受害者做过的事而所应受到的攻击强度时,认知和动机力量就建立起来,为敞开进一步攻击的大门而辩解。
认知偏见的四个基本因素:(1)经济和政治的竞争或冲突;(2)转移攻击目标;(3)人格需要;(4)对现存的社会规范的遵从
挫折能够导致对外集团的攻击,如:犹太人,黑人,中国人,原住民
个体倾向于把攻击矛头指向我们自己不喜欢的、看得见的、相对软弱的群体。
社会可以通过制度制造偏见信念。
行为的改变可以促进态度的改变
不可避免心理:如果我和你将不可避免地有紧密接触,而我又不喜欢你,我会体验到不协调,为了减少不协调我将试图说服自己,你并不像我以前所想的那样坏。我将着手寻找你的积极特性,并极力忽视或缩小你的消极特性。仅仅这一事实就足以迫使我改变对你的偏见态度。
人们通常具有假定自己无罪的倾向,会延及他人,包括那些不属于本民族或者本种族的人。在对失败归因时,人们容易认为失败与自己无关,却很少认为他人的失败也可能与他人无关。
卡内基:如果你希望某人喜欢你,就要露出笑脸,装出你很喜欢他的样子,对他所感兴趣的事,你要装出也很感兴趣的样子,慷慨地赞扬他,并且总是欣然同意他的意见。(并不总是正确的)
我们喜爱那些只需要我们付出最少的代价就能为我们提供最大赏酬的人。
让某人帮助你,是增加你吸引力的更可靠的方法。如果我们帮助了别人,就会说服自己去相信接受帮助者是吸引人的、可爱的、应该得到帮助的人,并以此证明自己的帮助行为是正当的。事实上,人们会对自己说:“我为什么要为山姆这么卖力呢?因为山姆是位相当好的人!”
曾帮助过你的人比你曾帮助过的人更乐于帮助你。
你帮助某人会增加你对他的喜爱,但前提是你付出的努力必须得到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