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说: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
做人不仅要有静气,还要有净气。
无论人生多么复杂,世事如何变幻,在生活中能保持干净的人,活得通透,活出了自己最好的样子。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爱干净的人。
01 家干净,福气自来
老辈人常说一句话:
“爱干净的人,日子都不会过的太差。”
北京电视台曾采访过一位爱干净的百岁老人宋凤仙,宋奶奶80多岁的时候眼睛已经看不见了,可她依然喜欢擦桌子、擦家具,那柜子被它擦得都能照出人影来。
宋奶奶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她感觉生活很充实,就算每日打扫也不觉得累,她还教育子孙要好好打扫家里的卫生,犄角旮旯也不要放过。
其实细想想,宋奶奶之所以长寿,跟她爱干净是有直接关系的。
将家里打扫地干净,室内的粉尘、微生物就会相对少一些,自然就会少了疾病传播的机会,家里干净也会让居住的人倍感舒服。
而且喜欢打扫的人,在工作上也会表现得勤劳用功,面对问题能够积极地去处理。
不爱打扫的人,看见桌子上的小小污垢不以为然,第二天他依然视而不见,几天以后,桌子上的污垢越来越多,他就会想,反正已经这样了,干脆就不打扫了吧。
能这样想的人,往往在处理问题时,容易懒惰、拖拉,对生活没有什么追求,日子得过且过,最后如愿以偿地过上了“将就”的日子。
而爱打扫的人遇到问题不会回避,更不会逃避责任,工作上有了问题会及时去处理,身体出了问题,会马上去找医生检查和治疗。
古人言:
“财不入脏门,福不润浊人。”
看起来打扫卫生是一件小事,实则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喜欢打扫屋子的人,热爱生活、知足常乐,他们拥有一双勤劳的手,这样的人能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福气自然多多。
02 人干净,自带贵气
孟德斯鸠说:
“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有一种人生经历了起起伏伏,跌宕起伏并没有将他们打趴下,而是能够用自己最好的面貌和姿态去应对生活中的颠沛流离。
木心在《素履之往》中讲述过一个小故事。
故事的内容讲的是两个人在一家餐厅对衣着的讨论,一个说衣着讲究要么是漂亮,要么是表示自己有钱,另一个人说自己不算讲究。
第一个人对第二个人说:“还不讲究?要人家说你漂亮、有钱,世界上但凡讲究穿着的,只不过是这两个目的。”
然后故事中的“我”说了一句话:“再有第三个——自尊。”
衣着并不一定需要锦衣华服,穿戴整齐,干净,是自尊,也是尊重他人,更是尊重生命。
当木心被关在阴暗潮湿的防空洞,四周都是污浊的脏水,每天吃着爬满了苍蝇的酸馒头和霉咸菜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对美好的向往。
出狱的那天,许多人以为他要衣衫褴褛地出来时,木心却腰板坚挺,嘴角上扬,裤子还有笔直的裤缝,皮鞋擦得能倒映出人影,惊呆了众人。
有人评价木心:“在最好的年纪坐牢,却活成了最后的贵族。”
这不正是生命最好的状态吗,能冷静应对深渊,也能干净着面对朝阳,既冷冷清清,又风风火火,用最干净的模样和高贵的灵魂,从悲哀中落落大方地走出来。
长相可以不出众,但衣着打扮必须干净得体,因为那代表了你的整个人生,只有你干净了,才能从容不迫地过好这一生。
03 圈子干净,追求至美
老子说: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人任凭外界的诱惑将内心侵蚀,过着纸醉金迷、推杯换盏的生活,而有人却更加在意内心的丰盈,能在复杂的世界中追求更加简单的生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聪明的人明白人生中80%的事情都没有意义,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花在自己身上,至于朋友嘛,有三两知己就好,不必求多。
钱钟书和杨绛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始终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看书学习,生活也清淡自在。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大火以后,有位外国女记者想要拜访钱钟书先生,却被拒绝了。
钱钟书先生对女记者说:“你吃了一个鸡蛋,感觉味道不错,为什么一定要见到下蛋的母鸡呢?”
诙谐幽默的语言里藏着钱钟书先生的清醒和冷静,他和杨绛先生明白浮生名利不过都是过眼云烟,与其将精力花在所谓的社交中,还不如以书为伴,专心研究学问。
圈子干净的人不喜欢社交,他们也通常不需要那么多的物质,他们内心丰盈,心态简单,活得更加从容淡定。
取悦别人是本事,取悦自己才是修行。
能取悦自己的人不会在意他人的三两句赞美之语,能摒弃陈杂,从内挖掘,向外生长,由净转入静。
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当一个人能忘掉尘世的繁杂,拂去思想上的尘埃,世事就简单了,磁场就干净了,自然有一种美从生命中透出来。
家干净,福气自来;人干净,自带贵气;圈子干净,追求至美。
一个爱干净的人,能自己给予自己力量,更能抵达生命的最高境界,绝对不能小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