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善待自己?尽力而为,问心无愧,足矣。
2、一个人自己不原谅自己,活菩萨也无能为力。包容一切,当然包括自己。
3、完美,是接纳、包容不完美。
4、生活就是一个大道场,你如果把自己安在一个偏而又低的位置,把生命托起来,就会积累巨大的福份。“深深海底行”,而后“高高山顶立”。
5、你身边的一切,都是你给自己建立的道场。
6、修行的捷径就是直面烦恼,用智慧和爱跨过去。
7、要追求成就而非成功。再大的成功都是一场梦。成就者必会参究人生的意义。
8、生命的力量来自于对生命的负责。生命因负责而觉,因不负责而迷。佛陀的大雄之境来自于他对生命责任的彻底承担。
9、对生命负责要究看过去、今天与未来,不能仅仅停留在当下与结果上,要因果同观、以果问因,重因、重过程。
10、“无我”不是把“自我”拿掉,变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没有是非价值观的人,“无我”是对“自我”的超越(扬弃),打破“我执”。
11、佛教深深地打上了释迦牟尼的个人特质,佛陀也不可能创造一个包罗一切宗教的宗教,他必须为众生的选择留下空间。
任何有生命的艺术和宗教都有特殊的品质,如书法不可能是美术字。
12、杯子装一杯水,脸盆装一盆的水,杯子无需羡慕脸盆。每个人都有跟他相匹配的命运,容量带来可能。
13、求道让人自由,自由让人自信,自信又更加地促进自由。
14、人与人比,物质上占不了多大的便宜,真正可占的便宜是求道。“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15、“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诸恶,包括懈怠和不负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