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安静的农屋,在大山的怀抱里,他就生活在那里,一生一世。有人问,你为什么总是起的那么早?他回答,“太阳上山很快便下山了,我得赶在太阳出来前多干些农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像那座大山,用勤劳和质朴过着充实的山村田野生活。
日子如流水,过得总是像他说的,太阳总是很快就下山了。今天,我特意去拜访他,他在那里蜷缩着身子躺着,不怎么动。我的心里涌现出一丝难舍的困惑,他不是有孩子吗?怎么身边一个人也没了,他说话的声音还是以前那么硬朗,可是,他试着爬了几次,还是没有爬起来,我便仔细的问了缘由。才知道,是前两天上山的时候,从山坡上滑了下来,腰摔伤了。他已经87岁高龄了,对于这样一个勤劳的老人,怎么会这样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生活这样的山沟。也是在不经意间问起,为什么您不和儿子一起去生活,这么大的年纪了谁还在山里整天干活,他笑着说“娃,你不懂,我人老了,心不老,儿子身体也不好,光一个他妈就够他俩口子忙乎了,一家躺下两个老人,谁还有心思做别的……”听着这话,心里酸酸的,宁愿一个人累趴下也不想让孩子有负担,虽然老人没什么文化,在我看来,他的智慧比有些看上去很有文化的人有底气多了。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老人,没有和我道别。返回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人活着活着就躺下了,究竟是什么样东西在支撑着他的不停的挣扎?刚开始,我觉得是固执,但后来我不再这么想。
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公平的前提是你在做什么?你做了什么?对于老人,他的一生就是做好农民,精打细算的过好农家人的生活,他不争于世道人心,他争的是时间,争的是朝夕的农活,他所追求的也就是能吃饱点吃好点,养好牛、羊、猪、鸡……整理好农具,消消停停的过日子,等到过年的时候也就是能歇脚的时候,房前屋后收拾的干干净净,走走亲戚串串门,也许这世上没有比这更舒坦的活法了。
谁都会老,老了老了,还想着多为家分担点,能不添麻烦就不添麻烦。这样的老人是值得敬佩的,生来不易,活着谁也不愿意受苦,心甘情愿的做着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并不牵累别人,这种看似迂腐的做法该有多大的心胸才能做到。前不久,门口的赵大爷就是因为儿子不为自己养老,跑村上闹、乡上闹、县政府也基本上是“常客”。而他却放弃了这些“闹”的权利,选择躺着,难道他是缺心眼吗?他真的糊涂了吗?
美丽的大山,在炊烟弥漫的气息中显得格外的闲适,安宁。山谷里的小鸟飞来飞去,仿佛这里便是天堂。往常,当我走上对面那座山时,老人总会对着大山喊两嗓子,以示“一路走好”。 “老主人躺下了”心里念叨起这个亲切的称呼,没有人能配的上这样的称呼,我心里踌躇不安,空空荡荡的山谷,无处不在的身影,真真切切的生活,不小心触及到我的灵魂,我深感内疚且无地自容。希望我下次去的时候老人能坐着和我攀谈,闲聊。
(声明:本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