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期的《明日之子》,对毛不易的歌有了更深的感悟,在我看来,他确实是一个游吟诗人,孤独,必将是他们这类人的特质。一首一首的歌听下来,会让自已变得异常安静和平静,自己好像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份发自内心的淡然。正如《奇葩说》辩手姜思达所说,“孤独”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无病呻吟。但是,真正孤独的人,不会天天把孤独挂在嘴边,假若他们生活在古代,他们会是陶渊明,对桃花源的向往,完全是自己的心智所在。诚然,我并不是一个孤独的人。
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人。孤独的人不会在喧嚣的欢乐场中,生活这么长的时间,若是陶渊明生活在在这个时代,绝对会“中道崩殂”的,然而,当今社会几乎不可能再有陶渊明式的人物,我的这种看法应该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基因向着这种适合在这种喧嚣的环境中生活的方向转变,然后渐渐的适应,然而,我觉得我是一个“改造”不彻底的人,在内心深处总是感觉有一种想要“隐居”的冲动。逃离喧嚣,逃离嘈杂,我感觉这便成为了一种最高的境界。仅仅心灵上的一种超然并不能把它理解成一种孤独。所以,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人。
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中,我又极其渴望孤独。孤独的人虽然可能看起来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孤独的人却能保持那份与生俱来的质朴与纯真,不会被世俗染指,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在当今社会这个大染缸中,能保持自己的品格的人是何其珍贵。我还想说的是,孤独绝对不等同于孤僻,孤独是品质,孤僻是症状,绝不能将他们混淆。内心是追求孤独的,然而,行动上却不能于社会的大方向相悖,虽然,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说法。但是,当你真的与这个社会渐行渐远的时候,即使你在想保持内心的那份孤独也会变得不容易,因为你没有了那份保持内心那份宁静的物质条件,因为在那时,没有人愿意和你共事,与你为伍,没有人与你谈心,更不用说有一个知心的朋友。这一切要求你必须行动上融入这个社会,但品质上保持一份独立。
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人,因为我也无法摆脱世俗的牵绊,也会有一般人会有的缺点,尽管孤独的人可能看淡了,看清了这一切,但是他们却也无法完全摆脱。但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感性超过理性的人,虽然时常告诫自己“冲动是魔鬼”,但是总是做一些后悔的事情。孤独与感性看似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它们内在的联系是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追求一份孤独,但是并没有与之错过,而是变得与之越来越近,小时候谈孤独,总会有人说“小屁孩,你知道什么是孤独?”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谈孤独也很肤浅,因为似乎没有人会把孤独当做一种信念,他们认为孤独就是孤僻,就是不合群,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孤独给予我们的心灵的净化,我渴望有这样一份孤独。
其实我不是孤独的人,但我是追求孤独的人,茫茫人海,志同道合的人可能不多,有心灵上碰撞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人可能就是与我有着同样追求的人。渴望与之相见,在梦里,又见到那个孤独的人。
这是存货,开始自己的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