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突然在思考一个很哲学的问题。
此事要从一个身边的人说起:女孩,漂亮,家境好,嫁的好,工作好,公婆好,喜欢捣鼓出各种各样的爱好,但哪怕是一个新爱好,比如说,刚团购了一次的国画课,开始上课的时候,必然先拍照发朋友圈,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刚摊开的书本;刚开始听的讲座;刚打开的电脑;刚做好的笔记……她的朋友圈,给人一种只有她的生活是向上的生活,而其他人的柴米油盐都是一种浪费时间的错觉。
我恨!刚巧不巧儿子又把牛奶洒了一地,拿着抹布趴在地上擦地的我,又想了想我积极向上的朋友,我这不毁了么,于是我把怒气转向了儿子,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那么听话,你总是给我整出一堆事情,我哪还有自己的生活。儿子大哭,他也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那我又做错什么了呢?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段话:很多人展示出来的自己,可能只是他所期望别人看到的自己。
社交网络似乎给了我们新的舞台,去展示更好(假)的自我,人们通过发布碎片信息,构建了貌似真实的世界,这些碎片化的事实、加上观者的想象构成了虚拟的事实,人们有意识地塑造完美自我,企图他人通过这些完美信息认识自己。这就是人设。
我恍然大悟,我错在朋友圈发的太少了。
我深夜背书的时候没有发,我熬夜写小说的时候没有发,我开始画画的时候没有发,我工作的时候没有发,我认真研究穿搭的时候没有发(主要研究场所在淘宝),我为什么要发呢?我问自己。
事实上,我压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做这些事情的是我本人,只有这样,我才感到快乐,我才不想管什么人设,才不想管你怎么想我,我感觉这样的我,走的每一步都是踏实的。
换句话说,低调是我的保护色。
“在我看来,春天里一棵小草生长,它没有什么目的。风起时一匹公马发情,它也没有什么目的。草长马发情,绝非表演给什么人看的,这就是存在本身。
我要抱着草长马发情的伟大真诚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羞羞答答地表演。在我看来,人都是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
——王小波《三十而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