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当下的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时间和大脑来生活,但是,当它们控制了我们的生活时,痛苦和悲哀就产生了。
为了维持控制,思维不断地利用过去和未来来掩盖当下时刻,从而与当下密不可分的本体的生命力和无限创造潜力就被时间掩盖了,而你的真实本性也被思维混淆了。人类思维中不断积累的时间负担越来越沉重。所有的人都在这种负担下受苦,但是他们又忽视或否认当下这一宝贵的时刻,或认为当下是实现未来目标的一种手段,而未来其实只存于他们的大脑中,是不现实的一人们就这样 不断地增加这种负担。人类集体与个人大脑中积累的时间里,也存在了很多过去的残余痛苦。
如果你不想再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痛苦,不想再增加你心中过去的痛苦,那么请你不要再创造时间,或者至少不要创造除了做必要事情之外的时间。如何停止创造时间呢?请你务必认识到,当下时刻是你所拥有的一切,把你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到当下这一刻, 把你先前在时间内流连并短暂地访问当下时刻的做法改为关注当下时刻,只在必要时简单地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永远对当下说“是"。有什么比对已然存在的东西进行内在的抗拒更徒劳、更疯狂的吗?有什么比反对生命本身,也就是当下,而且永远是当下,更疯狂的吗?向“是”臣服,对生活说“是的”,看看生活是如何为你服务而不是与你为敌的。
今日感悟
平时人们经常会说“人生是一段旅程,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终点。”但试问多少人是真正投入并享受当下的这段旅程呢?虽然我们提醒自己不要只盯着“终点”,但似乎多数时候,我们对自己当下的旅行地点是不满意的,我们看到他人所在的地点更繁华美好,更加有吸引力甚至诱惑力。我们渴望着逃离自己当下的位置,渴望着到达他人的位置,觉得那才会令自己更加满意,才是一种“更好”的、“更应该属于自己”的人生安排。
我们都知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但可能苏轼真的更懂这种感受。所以无论命运把他抛到多么荒芜、荆棘的地方,他都能如弥勒佛一般怡然面对。不能为民请命,那就为民修堤,不能为民做事,那就尽情享受门前雅兴十足的绿竹和锅里热腾腾的东坡肉。这份内心的安宁,让想折磨他的人也没办法。那些人虽然是施虐者,却可能比苏轼更痛苦。因为苏轼的每一份快乐都让他们不快乐。这恰恰展示了摆脱思维牢笼和活在思维牢笼里的两种人的不同状态。
一个人如何做到向苏东坡那样“乐天知命”?可能不容易。但不管怎样,先好好读一读《当下的力量》,让自己觉察到思维时时刻刻对我们的束缚,或许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
思维很有用,让我们优秀,强大,做出成绩,可我们不是只有思维。我们还有身体,还有思维之外的意识。
当我们放下恐惧,担心,放下对他人的过分在意,放下对未来的过分把控,放下对自己的很多不满。宁静会在这一刻来临。这一刻,就是我们所在的当下。这份宁静,就是当下的力量。
今日记录
1.6个回访。
2.正念练习。
3.完成更文。
4.早睡早起+一个水果。
5.一个计划:早起练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