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择困难症

选择困难症

作者: 时空的深处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8:36 被阅读0次

近期输入的东西少,但最近有了解到一个词——“选择困难症”。可以拿出来分享一下。

百度百科对“选择困难症”是这样解释的:

选择恐惧症,也称作选择困难症。选择恐惧,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

但我关注更多的是它产生背后原因

李笑来曾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里提到“选择困难症”:

很多人都说:我有“选择困难症”。
实际上在我看来,有这种症状的人只有一个最本质的病因:
没想清楚。
所谓的选择,只是找出一个利益最大化的选项的过程。而那些有选择恐惧症的人,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定,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哪个选项对他们最有利。
而能够有效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之一,就是尽量量化每个选项的优势和劣势。
如果我选择了A,我能够得到什么?失去什么?那如果我选B呢?结果会变成什么样?
把每一项选择背后的得失关系想清楚,很多纠结的选择就会迎刃而解。

李笑来老师,一针见血点到了,“选择困难症的最本质的病因——“没想清楚”。

为什么“没想清楚”?为什么有的人很难“想清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选择困难,体现的是不够自信、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独立意识,害怕承担选择的后果。这可能和个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都有关系。出现选择困难的人,内心并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喜欢或者讨厌什么。因为不够了解,内心就很容易产生冲突,最后会因为把握不了内心的真正需求而苦恼不已。

同时也有几点可贵的建议

1、要认识到趋避冲突是心理上的、不是实际上的冲突。心理学上趋避冲突是指一事情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回避的心态。选择这件事情,既有好处又有坏处,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趋避冲突常常会被人误认为来自客观世界,但是事实上它们来自你“本身”,来自你的感觉的价值观。一个人常常被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和作决定时的自我安慰所“迷惑”。如果这些东西不是那么清晰和理性的话,你就会“陷进去”。所以你需要认识到冲突并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源于你自己的内心,来自于你对选择后的结果的认识。

2、问问自己有没有强迫人格。你是否想从头到尾地组织自己的生活?你是否想要每个选择的结果都是有利的?你要当心,这种行为会导致你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

3、停止收集过多的信息。你应该收集一些重要的信息,但是最好限制它们的数量。收集过多的信息,需要很多时间,并且信息越多迷惑越大越难于进行选择。比如,收集太多人的建议往往会让你无从抉择。

4、不要过多担心其他人会怎么想。他们的想法和价值观与你自己的日常决定没有联系。你需要记住,你的选择是为自己做的,而不是为他人。他们对你的影响取决于你的内心是否在意他们。所以,尝试不要过多在意他人的想法。

5、勇敢地承担选择的后果。无论做出什么样的结果,最终还是需要承担选择的后果,所以为何不勇敢地选择、勇敢地承担呢?

6、要记住只有少数决定是不可挽回的。你没有必要为一个错误的决定付出一辈子的代价。我们有时的确需要为错误的决定付出代价,但是你不作决定又能怎么样呢?你只能向前进并且尽力做得最好。正如一位心理学家向他的病人说的:“尽力去做,不要计较结果,我们都是这么做的。”

7、不要过分模仿你的父母。在做选择时,不要参考父母的选择方式,不要让你父母的自我去支配你的生活,用你自己的成人自我作出决定。

8、在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中,尽量让你的自我发挥作用。自我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是人格中理性的一面。精神分析认为本我的在乎的是内心最原始的欲望,而超我则是社会对人的判断,自我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在选择是,尽量让你的自我发挥作用。

9、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会让你在选择中更加自信和轻松。

10、要意识到对选择结果不好的担心并不必要。因为陷入犹疑不决的境地比选择一个不好的选项更加糟糕。

以上是我对“选择困难症”的一点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困难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pd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