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晴朗的天气在年后逐渐消失了,接替而来的是潮乎乎的梅雨天。清晨的天空是厚厚的白色雾霾,阴郁难散,好不容易到了中午时分,太阳终于露了脸,可惜已经过了可以照进屋里来的时刻。
阳台上的衣服摸上去还是湿湿冷冷的,错过了上午的最佳日照,只能靠空气中的微风吹干,但是由于空气中的湿度很高,甩掉了水分的衣服依然要挂上一两天才能晾干,收下来的时候还是有种潮乎乎冷冰冰的触感。
这是我最讨厌的天气,没有之一。
记得电影《小森林》里有一个场景就是呈现又闷又潮的天气,女主在屋里烧起了暖炉,为了驱散屋内的湿冷,当时利用屋内的热能烤了面包来吃。
在这样糟糕的天气中,我就找不出类似这种值得记忆的美好事情。因为长达两三个月时晴时雨的梅雨季里,我都会担心昨天洗的衣服没有晾干不能换洗,害怕内衣内裤无法干透而长霉点,而且每天都得穿上湿冷的衣服,有时这些衣服还会发出难闻的霉味。
空气里弥漫的湿气太重,流通缓慢,加上逐渐回升的温度,闷热潮湿的体感实在很差。周末也不愿意待在家里过,宁愿跑去空旷的地方去徒步。
离开局促的楼房到山林里,即便是阴天,同样可以让人身心舒畅。与男友徒步接近八公里,跨越了两个行政区,历时三个多小时,真是痛快。
山中的小道是为人建设的沥青路,山坡要是太陡峭就会有一小段的台阶,有几处转弯的地方还特意栽种了木棉花,两旁相互呼应,此时正是花季末期,还有零星的大红花朵挂在树上,十分抢眼,大部分掉落的花朵或被行人捡起或被清洁工扫到树底下。
看到眼前这番景象,脑海里便冒出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这样想来,花长在树上可供欣赏可繁殖后代,即使掉落下来还能成为肥料再次滋养树木,大自然的规律实在令人折服。
以前总觉得南方的春季特别短暂,在某一天出门时发现公园里的木棉花盛开了,满树的红色吸引了很多人驻足仰望和拍照。可是,没过多久等我再去看它时,树上的大红花已经掉光,原本光秃秃的枝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长出了绿叶。春天,似乎是刹那间来的,然后它又转眼就走了。
现在发现,南方的行道树有相当多的品种都是一边掉叶子一边长叶子的,新老交替就在春季回暖的短短几天里完成。这几天再抬头去看它们的时候,几乎满眼都是新绿,新长的叶子小而密,像绿色的小星星布满枝丫,煞是好看。
虽然对我来说,梅雨季很煎熬,但对于植物们来说却是最适宜新晨迭代的气候。看来,我或许应该走出家门,多去踏青,看看那些短暂的花儿们,瞧瞧嫩黄色的新叶,感受一下春回大地的气息。这样,也许就能创造一些美好的记忆来代替糟糕的体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