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虽然多才多艺又聪慧,但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驯马一事的表现说明她还不够圆滑事故。只显露了她心狠手辣的一面。
2. 皇后无品,妃子一品四人,嫔位二品九人,婕妤三品九人,美人四品九人,才人五品九人。武才人当了12年唐太宗去世了也没升官。
3. 心机和心狠:武则天当尼姑再次进宫后贿赂王皇后和萧舒妃丫鬟,到处布眼线,对王忠诚。直到生了长子取名李鸿暴露野心。自己设局杀死长女小公主嫁祸王皇后。
4. 后宫风云
唐高宗登位6年后武则天登皇后位(进宫18年),废除王皇后和萧舒妃。废后一个多月后高宗探望王皇后起怜悯之心,武眼线报信及时劝说高宗不合适敌人会异议。让高宗授权武处死王和萧,悲惨结局,一百大把,断手断脚,扔酒缸。
5. 冲击后位
6. 殿廷争锋
7. 巩固后位: 打击清除反对派
列黑名单,按照当时反对武的激烈程度及在朝廷的势力大小清除反武势力。设计贬韩瑗(振州刺史)和来济(台州—最后庭州刺史即新疆昌吉),褚遂良因反废王立武和高宗激烈相对,磕头并威胁丢官,因猪队友从长沙(潭州)贬去越南清化(爱州)。许敬宗(还有李义府)上奏三人阴谋谋反,高宗顺意贬三人,升许为宰相(门下)。诏书顺序中书到门下,都是武的势力。
8. 国舅之死:最后清除反武核心长孙无忌,其姐是唐高祖最爱的长孙皇后,也是李治亲舅舅。长孙谋反原因:发现一个朝廷低层级官员商议的地方,逼供招长孙,撞死救活声称畏罪自杀。高宗抛出高阳公主(太宗女儿嫁给了房玄龄小儿子房遗爱)叛乱,长孙当时处理了此案还故意把吴王李恪牵连进来。
废王立武事件实质带来社会变革,君主专权,加强皇权,削弱贵族势力。姓氏录按照当朝官员来定等级,功勋录,贵族反对,寒门拥护,扩大了社会统治基础。寒门小姓处处受限制。
9. 树立母仪天下形象
A: 国家典礼,1.礼仪皇上耕种,皇后养蚕织布做表率。周国公,容国夫人。2.衣锦还乡,打击长孙后去。并州李唐王朝,缅怀先烈。武则天和母亲在并州待了很久受尽同父异母兄弟姐妹排挤,亲民形象大增。高宗命并州八十岁以上老人五品。
庶子:防范为主,关键时刻作秀。把其他人贬到偏远地区。曾为太子李忠化妆换地方睡,刘姓说晚上睡说谋反话,皇后苦苦哀求下放一条生路。情报工作很厉害。
婆家:唐太宗妃嫔和公主,婆婆和公主,努力交朋友。高阳改为和普公主,婆家对她赞誉有加。
娘家:对娘家非常严格,贬兄弟到偏远的地方。主动贬外戚。
相夫教子,母仪天下的良好形象。相互扶住,恩爱有加。
参政契机:
高宗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看不清字,防备大臣,太子太小。如果武不识字,对政治不感兴趣,高宗没得这个病,君臣信任,武都不会参政。武表现太好,夫妻关系也开始变化。
10. 帝后争锋:
权利像鸦片,一山不能容二虎,武喧宾夺主高宗受不了,第一次出现裂缝。高宗第一招:贬李义府(看重囚犯娶回家,逼放人的人自杀,官员死一个朝廷更重视),御史想告发问母亲,深明大义最后告发。高宗以侮辱大臣的名义贬王义方。李义府(卖官),另一个和他吵。杜振铃后来回朝廷,又逼死一个五品官员李崇德(把李义府从家谱中隔处),关进监狱撞墙死皇帝没治罪,皇帝皇后护着自己,李第一个拥立武。
显庆五年以后,形势变了,打击元老工作完成,帝后之间出现裂缝各有一派人,皇帝不护着了。县令为了巴结李亲自改葬爷爷结果死了,高宗敲醒李,儿子女婿不成风气。宅子风气不好,李卖官至长孙孙子六品官,高宗数罪并罚贬到偏远地区,武知道形势已变怕引火烧身。
宦官 告发武和道士压圣(诅咒),武压圣外甥女。上官仪建议废武后,他是唐朝第一批由科举出生的宰相,上官体五言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