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经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很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更深入的教育和医疗,都在被互联网+。
然而,教育作为日常生活中层次较高的一个必备方向,在被互联网改造的过程中,却一直进展缓慢。从最早的大学公开课,到MOOC,到在线上课,以及各种问答平台和收费网课平台,互联网似乎已经很大地变革了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然而,对于教育的本质,互联网却很少触及。
最近几年,以得到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风靡一时,包括我在内的非常多的人在得到买课,听课,评论。这确实是现在互联网让很多教育内容越来越走向平民化的重要进展。
但与此同时,对于这种碎片化的学习,越来越多的人却更多地是被困在了知识焦虑中,或者说,中了这些“互联网教育家”的套,让你越来越担心自己不懂的太多的同时,却也仅仅满足于了解到一个新概念的短暂快感。
刚开始接触到这些新奇的新知识时,自己也曾很短暂地知识焦虑过,“我怎么什么都不懂?“
可是,自己不懂的东西都有哪些呢?我做过简单的思考,那些让自己觉得不懂的东西,大都形如“XXX原理”,“XXX定理”,可是这些东西了解了有什么用呢?似乎也只是在跟别人大谈特谈时,表现得自己好像啥都还听过一点点吧。
真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指望这些“XXX定理”能起到作用的时候真的是少之又少。
我本身处在一个需要天天进行创新性思考的工作岗位上。做这一行,似乎理论上需要自己有更广阔的知识储备。如果我要对外夸大自己的工作内容,那一定是这样的句式“我们首先需要大家是一个全栈的程序员,因为单一语言一定会让你在某些项目上无从下手;其次,软实力上,我们需要你懂经济学,心理学,互联网行为学,沟通技能出色,项目管理能力卓越……”
以上描述绝无夸张,但字里行间也一定会让你打了退堂鼓。其实,如若简单细问几句,便知道那话术背后,所谓的懂,其实只是需要你有基础的分析能力就好了,比如心理学,根本不需要你懂那么多心理学知识,只需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在此时,自己是客户,你会怎么想?
如果我是一个知识服务商,我一定会把以上信息包装一下,“你看看现在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招聘,早已不是单技能人才的天下了,你必须能成为复合型人才才能不至于失业!!!这是你们这代人必须具备的技能!!!”
而他们提供的服务,客观地讲,确实无法用"没用"来概括。因为是知识,哪怕是小道消息,都有它的用处的。
我们不禁要回归初心,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知识?”
这时候,“大学无用论”开始要派上用场了,是的,大学真的无法对你的生活做出任何保障,然而,一个大学普及率高的时代,相比普及率低的时代,每个人思考质量的平均差异,其实就是大学带给你最有价值用处。当然,个人思考能力极强的话,大学也确实可能拖后腿,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这恐怕是读大学能带给你最切实际的用处了。
那这些知识是什么呢?输入、处理、输出的能力。
输入,包括各种语言,各种基础知识,甚至编程语言的输入能力,要能看懂。
处理,就是将新学的知识和已有知识关联,思考,重组,加工出有价值的决策,情绪和惯性的控制力。
输出,有价值的结论的输出,以及执行力。
然而,碎片化知识能填补这里面哪些空白呢?似乎三个环节都有涉及,但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处理环节”的深度不够。看懂白话的中文当然没有问题,可是有对其中的原理和数学公式进行推演吗?甚至有数学公式吗?有和同学进行深入的讨论的机会吗?虽然评论区看似讨论得热火朝天,那也只是在看别人的输出,而不是自己的。
另外,如果每一个领域都是白话文浅尝辄止,没有一个方向有深入的思考,又怎么能带来整体思考质量的深度呢?哪怕一个人穷尽所有的学科,他顶多也只会是一个story teller,而很难成为story creator。
再加上强大的搜索引擎,我们那么焦虑,真的是想和搜索引擎一较高低吗?用到的时候,顺手搜索一下,不就清楚了吗?
诚然,知识服务商的存在,有其社会现实意义,我自己也是一个付费用户,但它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娱乐服务商,而不会成为有深度的“知识提供商”。
用好每一个工具,不要让自己成为工具的奴隶。
知识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提高思维质量,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成为另一种精神层面的虚荣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