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走马锦城西,
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
青羊宫到浣花溪。”
为了陆游这首诗,成都花费两年时间,在十二桥到清水河大桥一线打造出一条寻香道。
在十二桥,一边是琴台故径,一边是西郊河。琴台路因为司马相如、卓文君而出名,西郊河入口如今竖起了“寻香道”指示牌。
指示牌上只有“寻香道”三个大字,没有道路规划图,也没有任何渲染,但路旁的梅花开得正艳: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21253/6d6d2006ed26a1e1.jpg)
沿着西郊河走一段,转入文化公园,樱花未开,但贴梗海棠不错。
出文化公园,过磨底河进入百花潭公园。岸边绿树掩映,梅花枝干遒劲,河水清澈,水雾蒸腾(雾喷效果不错):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21253/48a473ef21b44d74.jpg)
出百花潭,跨过一环路,沿着磨底河走一段后转入清水河。刚开始没啥感觉,越往前走白鹭越多,梅花成片,配上红灯笼,节日效果分外突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21253/db51f6c0aec355de.jpg)
拐入浣花溪公园,一下子游人如织,带着孩子沿路朗诵诗词的不在少数。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21253/b62611963bdd30c5.jpg)
有些疲倦了,我们没有转到清水河大桥。
整体上看,现在的寻香道,虽说梅花不少,据传还要建成梅花博览园,但一路走来,感觉有些单薄。
从青羊宫到浣花溪,本来就是老成都最有底蕴的地方,自然风景、人文历史交相辉映,在杜甫草堂和青羊宫盛名之下,寻香道显得十分寻常。
当然,用寻香道把这一大片串联起来终究还是不错的,对我们这些徒步爱好者更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