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刷豆瓣的时候看到的,看到评分82,便买了一本来看看
李倩---“套路的胜利”
李倩是青山资本的董事总经理,主要负责青山资本投资和投后管理工作。她先在腾讯公司工作八年,后转型去了一家人工智能的公司—格林深瞳,负责市场和品牌,继而去青山资本担任副总裁/董事总经理,在营销圈很快取得了名声,成为国内数得着的营销专家
她有几点做的特别好,给我了很多启发
1.不断地和人见面聊天,获得一些新的思维
面试也是一种了解新公司/新行业的必要手段
想起李笑来老师在「通向财富自由之路}曾经说过,要从物理上接近你的目标。有些东西是看书/看网络,隔着玻璃学不到的,唯有面对面交流时,你的触角才会变的敏感,镜像神经元只能通过亲眼看到才能触发,学习也好,进步也罢,从来不是一个个独立的行动,而是一种社交活动
所以当你想get某项新技能,那么想办法和圈子里的大牛取得联系,不然就是找和圈子擦边的人也好,一定要和他们面对面沟通,文章和网课都是单向互动,不算有效的社交
2.营销的商机
和销售沾边的管理层人士永远是紧缺的,我试图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比如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类似于国美、苏宁的家电卖场,无论是区域经理还是品类经理,他们都是从公司基层干起来的,这套方法可能只适用于自己公司,换个地方就无用武之地了,因为它们的营销和管理是不专业的,他们也在看书,上管理者的课,但是正如李叫兽说的那样,高考学霸和学渣看的也是同一套备考书单,但是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而我,在和公司管理层聊完之后,悟出的道理是:很多事情是没有对与错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件事情你做成功了,那么这种坚持就是对的。他们往往喜欢从结果来倒推过程。这也是我最反感的一点,比如公司往往让销售排名靠前的部门分享优秀案例。其实应该反过来,让那些排名倒数的去分享失败案例,失败能学到的东西远远多于成功
李倩在决定转行后,把涉及营销的好书全都拜读了一遍,有飞利浦科特勒「营销管理」特劳特的「定位」凯文莱恩的「战略品牌管理」艾利斯的「品牌22律」,那些经典的书籍全都读了一遍,并且她看书有个特别的习惯,喜欢边看边撕;一旦书中的内容看懂了,他便把他撕掉,不懂得在接着研究,有用的就摘抄下来;而看懂的定义,是要能做到「举一反三」要能做到用生活的案例去验证才能算是真正的读懂
3.腾讯的360度环评
意思是我的好坏不光由我上级说的算,还要由我周边同事一起给我打分,这个方法很考验一个人的平衡能力,类似于学校选班长的制度,光老师喜欢你远远不够,还需要班里同学一致投票
那如何得到大家的肯定呢?
答案是严于律己,唯有这个优点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
何为严于律己?这恐怕也是很多学校的校训之一,字面而言就是对自己严格要求,但是多严算严呢?之前我也是不懂得
直到我遇到了我的同事们,在触发我的镜像神经元后,同事A曾经一张表格修改了10次,同事B有一个字不满意都会重新打印(自说有洁癖症),可能你会说这很简单,你也能办到,但假如加上一个背景:你每天业务繁忙、时间紧迫,加班到89点饿着肚子,那你还会这样要求自己吗?
再可以去想一下周围的同事,排除经常加班、细心耐心以外,你对他们还有哪些突出的印象?
4.最核心的业务
什么是最核心的业务?你会说财务、人事、业务、物流,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那么作为一家销售公司,很显然销售是最重要的
5.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
技术效率是你每天都在想如何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如何把基础的工作做好;
而认知效率是你在思考行业的重点是什么?你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你的短板又是什么?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显而易见,技术效率<认知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呢,我们的选择呢
6.寻找一个好的机会
最后这段可有可无,因为通篇都是在讲这两个原则,选择远远大于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