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今(9)日“伊人私房话微信公号”发表的《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谈教育一文,有一些感想与网友分享。
笔者认为,“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三者连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摘录该文如下。
——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贵族精神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现如今,中国的許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還要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其实这一点也不希奇,因为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世界著名的贵族学校要实行如此严格和艰苦的军事化训练,目的是要培養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律精神。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于自制力,一定是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伊顿公学也确实用这种方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就是伊顿公學的高材生。威灵顿是世界军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在和拿破仑進行决战的时候,曾经留下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当时他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敌情,他的参谋多次劝他早点撤下去,因为前线太危險,可是威灵顿不为所动,参谋只好问他,您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遺言就是像我一樣站在这里。”
——当今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宾利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中,贵族学校就应该享受贵族般的条件,有贵族样的生活。但是英国贵族学校的学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还要经过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这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在大多数中國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
——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英國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毫无疑問,是贵族。然而英国皇室把他们送到陆军军官学校去进行学习。毕業后,哈里王子还被派到阿富汗前线,做一名机枪手。英国皇室知道哈裡王子身份的高贵,也知道前线的危险。但是他们都将为國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视为自己的本职,或者说是本分所在,是理所当然的。
——英国二战的时候有一张照片流传得非常广,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的贫民窟进行视察,他站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这体现了对底层人的一种尊重,而真正的贵族是懂得尊重别人的。
——我国著名报人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说过,英国的贵族制度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英国的老百姓普遍认为,贵族精神代表了一种尊严,一种高超的品行。西方中世纪的战争好多跟中国春秋战争非常相似,战场上是对手,下了战场仍然还是朋友。所以那个时候的好多战争,在今天看来就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笔者注:该文篇幅较大,恕不全文转发。欲读全文的网友,请在“百度网页搜索”输入原文标题《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如果把上述西方传统教育与与中国传统教育相比较,只能说是各有千秋而且还有诸多相似之处。因而我们若能择其有益者互补,那么对子女的效果则会更佳。现在笔者随手拈来一些中国古今传承下来的教育名言,请看官读后评说笔者之言,是否就“崇洋”并大谬矣。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生于忧患 难与共,而死于安乐也。"——出自《孟子·告子下》
二、成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是吃得下千辛万苦的人,才能获取功名富贵,并成为别人敬重、爱戴的人。
三、"十年受尽窗前苦,一举成名天下闻。";“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出自《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四、“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出自《思辨录辑要》
五、“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出自《荀子·劝学》
六、“是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于交游焉。”;“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爱不接”;“是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于交游焉。”——出自《颜氏家训》
七、 “人之爱其子者,多曰儿幼未有知耳,俟其长而教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出自《司马光·温么家范》
八、“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梁启超
九、“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十、“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18065/617fcb9c346bc65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18065/3e5672a71f8a583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