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被灌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理念。可“好好学习”中的“好好”到底该如何定义呢?
学生时代我们也很努力地学、背、考试等,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成绩。后来发现一个现象,越学到后面,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慢慢变少了。除了那些很少上课的同学外,有些同学看似每天都在认真学,但效果就是不太好,成绩总是徘徊不上。
离开校园后,各种学习课程没少上,但个人能力增长还是很缓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看完《有效学习》和猫叔分享课,对学习这项事,有了更清晰地理解。
原来学不好,效果不好的原因有以下五点。
一、遇事动力不强烈
遇事动力不强,怎么办,用以下两个妙招。
001赋予事情实际的意义
学生时代,每次的考试总成绩都影响着座位的前后。考得好就能安排靠前座,反之就“丢”到后面,任其“自生自灭”。
语文课学习时,把词组、句子拆解成易懂、易记的通俗话语。描述语文学习与学习者本身的联系,比如学好语文能让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认识更多的文字、领略文学的博大精深。
学好计算机,能更加享受到科技带来的超前体验。
学好写作,能间接提升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这些技能作为职场人士来说,是大有用处的。
肯•巴伦认为:动力=一系列的付出+对目标的期待+价值感。
针对学习这件事,我们来套用下这个公式。学习的动力来源与上课认真听讲、课堂积极问答、课后认真复习、总结,加上取得好成绩的目标,加上能让父母高兴、老师高兴、坐前排的价值感。有了这清晰的动力系统,请问,还会没有动力吗?
002建立事物与自身的关联
猫叔说:“做一件让他人有所期待的事,做这件事的人是快乐的,有使命感的。”
拿做分享逐字稿这件事来说,做过逐字稿的人都知道,这背后的不容易。我记得第一次做的时候,一次40分钟的分享,要比较正确的转化成文字稿,需要花费4小时。但是,当你完成的那一刻,把它发给有需要的人时,收到他们感谢的那一刻,内心是无比喜悦的。
在做的过程中,其实自己本身也是收获很大的。这种外部的期许,会转化成内在的驱动力。
二、没有形成一定的心智模型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学校,是帮助我们学习理解能力,学习底层逻辑能力。学习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融会贯通。
我们从小开始都在学习语文,工作后,我们需要用它来服务工作。学习了这么久,不管学得好与否,相信很多观点都已深入潜意识里,它会在不经意间“浮出水面。”
学习写作,需要翻阅大量的书籍、掌握大量的素材。有了目标,能让我们对行动产生共振,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打造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相当于把主题性问题模块化,遇到同类问题时,大脑自动调取心智模型,为解答问题提供一定的价值。
在提升元认知能力,打造心智模型阶层,我们要做的是:大量的刻意训练,让大脑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
有句话说:比起你能解决多少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有多深的思考能力。
三、没做到温故而知新
001提高短时间记忆能力
学生时代,老师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你们每个人学习,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才更加深刻。
通常,我们对于自己的能力,不能准确地界定。最形象的例子是在高考时。很多人在平常模拟考试时,发挥稳定,而一旦去到考场,就发挥失常。排除外在的因素,这里的关键点还在于过度自信。自我认为完全掌握了解题思维、对知识体系了如指掌,但终究还是掌握程度不够所致的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让知识能在短时间内记忆更牢固、思维更深刻。短时间内的记忆需要借助短时间的高效练习+间隔性的实操,从而让知识更加牢固。
002加强感知能力
在高速路上的交通事故,无外乎司机车速太快,对安全隐患的感知能力。开车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在高速路上长时间维持一个动作(油门基本一致+方向盘长时间不动),很容易让人精神在短时间内“涣散”。这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强对外界的感知能力。时常锻炼,让注意力更加集中。
四、学习没有受到及时反馈
教育者的重要之处在于:及时且科学地指出错误,并提出具体的改善思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及时收到反馈,进步是会非常快的。
有两组同样学习篮球的孩子,其中一组只是单纯地练习,然后进行比赛。唯一的反馈也只是在比赛时别人给的掌声,或者进了几个球。而另外一组的孩子,有专业的篮球教练教他们。从练习基本的拍球、运球、上篮、站位等一列动作,不断练习,不断受到教练的专业指导,最终孩子们的技能提升的很快。
在平时的过程中,努力创造反馈机制,这样对于提升技能有显著的效果。
五、联机学习是王道
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联机学习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发散。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也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在互联网时代,学习是如此便捷,我们要善于学习,更要用正确的方式学习。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它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也是一门专业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钻研和适当训练掌握这门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