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金融投资精选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另一种是表演!你只是在勤奋地学“惰性知识”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另一种是表演!你只是在勤奋地学“惰性知识”

作者: 投资博弈论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12:03 被阅读0次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另一种是表演。

    ——查理·芒格

    知识也分有用和无用?当然不是,无用的知识没有用对知识。在《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这本书中,作者将知识分为四个层次: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智慧。想要达到最高层,需要在学习基础信息知识的时候,注意多摄入有效知识,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其中深度思考是关键,可以帮助我们修正和完善基础知识,用科学、辩证的思维来往脑子里加东西。

    我们这代人生活在一个高度实用主义的时代,学什么,做什么都讲究“有用”二字,有用的事情就做,没用的就不做。而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更是如此:弹钢琴是有用的,玩沙子是没用的;背唐诗是有用的,看小人书是没用的;上补习班就是有用的,过家家是没用的;下围棋是有用的,玩积木是没用的。所有考不了级、不能拿证、没有加分、不算特长、无助于考重点的,家长都振振有词:

    “学这个,有用吗?”

    而在中国父母的认知里,就连知识都被划分为有用和无用。有用的知识助人升学求职、走上人生巅峰,而那些“无用”的知识则压根不该花时间去学。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想,你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乔布斯的例子。这位苹果之父曾谈到,他从斯坦福大学辍学,放弃了自己的“有用”专业去听美术课,研究san serif 和serif字体, 怎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无用”和“浪费时间”的举动,在他十年后设计第一台Macintosh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乔布斯说:“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课,苹果电脑就不会有这么漂亮的字体。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哪怕别人说这些知识“没用”。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只是一个特例罢了。可是它却结结实实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大量“无用”的知识是由不在乎它们是否有用的人积累起来的,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就可以用过科学的方式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好像乔布斯用字体的学问,打造了苹果王国一样。

    事实上,所谓无用的知识,不过是你不知其有用之处,又或者你并没有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知识等级。

    最近无意间看到一本书《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里面就提到了几条颇为实用的提升认知技能的小贴士:

    1、知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客观的,能被验证的,相对正确的。

    2、知识分为四个层次: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智慧。

    3、将有限的时间优先用于对有效知识的学习。

    4、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是可以相互兼容并存的,重要的是能否找到可以在两者中取得各自优势的方法。

    5、完善自己的元知识是打造知识体系的关键。

    6、深度思考的目的在于修正和完善元知识,而非单单往上造东西。

    7、坚持学习有一系列方法可循。

    下面,咱们一条条地捋。

    首先,知识是什么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

    这个说法似乎很宽泛,在此要分解一下。能称得上知识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客观的,能被验证的,相对正确的。

    “客观的”很好理解,知识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以拥有共识的人数多少为转移,知识就是知识,人们相信它与否并不妨碍客观世界的运行。

    “能被验证的”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很多不能被验证的并不代表永远不能被验证,可能是暂时还未具备验证它的能力啊。”的确是这样的,那些未能被验证的诸如满天神佛、阴阳五行之类,在自己的框架里也能自圆其说,但对不起,知识并不是猜测。也许未来,某些猜测真的会成为知识的一部分,但在被切实验证之前,它们依然不能算作知识。

    “相对正确的”,这就表明知识是可证伪的。有人会说:“知识不该是绝对正确的吗?”当然不是,任何正确的东西都是建立在某个框架之上的,比如现有的科学水平,当框架本身发生了变化,原来正确的东西当然就不正确了。知识,只能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而被不断修正,但只要人类的探索还在继续,就只能说相对正确、现有正确。

    知识还分层次?

    即使到了现在,人们也总是常常以为学历就代表知识,学府排名就代表拥有的知识排名,且读书年头越长,知识就越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理解,是由于他们不清楚知识的繁复,总以为念了十几年书就跟把一根装满各类知识的记忆棒插进了脑子里一样,突然变得无所不知。这是对学校的误解,也是对知识的误解。事实上,很多关于高层次知识的修行都不是靠学历可以解决的,因为没人教,也没法教。

    这么说,知识也分层次吗?当然,知识分为好几个层次,越往上就越不容易获取。如果用一个金字塔来表示知识的层次,大致是下图这样的:

    处于底层的知识是最基础的信息知识,就是我们从外界直接摄取来的那部分信息,包括从学校教科书里直接得来的知识,很多人对知识的认知就停留在这一层了。

    往上数第二层知识叫加工知识,这里的知识是你通过将外界摄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得来的,比如你接收到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的信息,开始对其进行加工。在大量思考过后,发现不扫一屋跟不能扫天下根本没有什么关联,不做小事就无法做大事的前提是得看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是不是够强,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你得出这样的知识就已经跟你最初接收到的信息有很大的不同了。在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之后,加工知识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知识。

    往上数第三层知识叫体系知识,体系知识就更不容易了,一个人必须在某个领域拥有足够多的加工知识,并有能力将它们有机地捏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系统、一种理论,方能说这个人在这个领域拥有自己的体系知识。注意,这里有两个要点:一个是这些知识彼此之间是有强关联的,属于同一个系统,并不是零散的;另一个是组合起体系知识的并非是东拼西凑的别人的口水,而是大量的加工知识,是自己的知识。

    最高一层,也是最难得到的,就是智慧了。甚至很少有人会把智慧称为知识,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指导行为的反应。它可能并不像下面几层知识那么具体,但它却是真真正正的由大量体系知识搭建起来的。至于把什么和什么搭在一起、怎么搭,都只有靠自己才能完成。这就是我说的,高层次知识的修行不是靠学历可以解决的原因了,因为智慧只有自下而上,而不能由他人自上而下传授。

    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同等重要

    那么,是不是知识和知识之间只有层次的差别呢?不!我们对于基础信息的筛选也非常重要。这有点像下厨,当然厨艺更高的人做出来的菜味道更好,但原材料的差别,也会让双方处于不同的起点。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知识除了分层次之外,在同一层也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我们直接摄入的基础信息知识里,有效程度也有差别。

    有些知识是孤立的,无法或者很难跟其他知识产生“化学反应”,比如我们曾经深恶痛绝地记忆诸如鸦片战争是何年何月发生的这类历史史实,又比如《新华字典》第68页的第三个字是什么。你说这些不是知识吗?当然是知识!你说这些知识无效吗?也不能这么说。你只能说,这些相对比较孤立的知识是“次有效知识”。

    有效知识和次有效知识的差别就在于知识本身的连结点数量和可应用的范围。有效知识本身可以引发进一步思考,还能通过与其他知识的联结,改变其他知识或孕育出新知识,而次有效知识就极少能干这些事。

    所以你会发现,“次有效知识”也特别容易遗忘,就是因为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而这些“次有效知识”通常是未经思考过的。

    因此,当我们摄入基础信息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多摄入有效知识。次有效知识由于其孤立性,出现的频次不高,寻找的难度较大,同时也较难记忆,于是,看上去好像更厉害,但这种炫耀为先的学习目的正是我们该竭力避免的。

    现代人的碎片化阅读

    VS

    读书人的系统化阅读

    讲到摄取知识的途径,最便捷、最常见的方式还是阅读,因为阅读是获取高质量底层信息的主要方式。而阅读分为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系统阅读一般指的是阅读系统书籍的行为,当然也有可能是尚未成书的。如果从知识的分类来看,阅读的至少是“体系知识”。

    碎片化阅读则不然,这种阅读方式阅读的并不是那些长篇累牍的系统书籍,而是某些知识碎片,这些知识碎片没有形成体系,可能只是某个结论、某个观点。这种碎片化阅读是针对阅读对象的,并不管你花多少连续时间在上面,比如阅读绝大多数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

    这些年,一系列听书软件异常火爆,而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现代人,也开始享受知识共享的红利。与其自己辛辛苦苦啃一本难读的书,远不如让别人嚼烂了喂给自己来得容易。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认可系统阅读好处多多,但它的弊端也同样明显:大多数时候系统阅读都是需要大块时间的,因为每更新一个概念所花费的篇幅更大一些,跟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于是,你的每一次系统阅读的开始就先要在脑中整理相关知识,才能接着往自己的体系里加东西。

    而这些缺点却恰恰是碎片化阅读的优点。但同时,随着碎片化阅读变得越来越便捷,你会发现很多人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要真问两句,可能什么都不是真懂,这就是现有框架下大量碎片化阅读的后遗症。

    这样的局面怎么破?作家李天飞曾有一番很不错的解读:在阅读之前,最好先花一定的精力,精心培养起一个强有力的内核。然而再开始阅读其他的书,这样会事半功倍。阅读类似于星球聚集,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磁力“内核”,即经典读物的透读、精读,这样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的知识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吸附”。

    换句话说,我们就需要一些能力,能够从碎片化的知识中迅速抽离出我们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先建立起自己关于判断知识的知识体系。

    首先,能分辨出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其次,针对自己要的东西,补齐相关需要的背景知识,将碎片化阅读变成我们建立每一个知识体系的入口,从碎片化阅读起步,从而顺利过渡到系统阅读。这才是将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优点进行有机结合的高效方式。

    有什么“笨”办法

    可以打造知识体系呢?

    这里要分享三个“笨”办法。

    1、完善你的“元知识”

    很多人看到“元知识”会一头雾水,这是什么鬼?其实就是上一段说到的那个关键的“核”,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方式。元知识是组成知识本身的更基础的知识,以及控制与调节知识的知识。

    简单来说,就是要得出A知识,首先要掌握哪些B知识,以及从B到A的算法是什么。元知识是更底层的基础和算法,要打造相对更为正确的知识体系,就必须从自己的元知识系统开始武装。道理也很明显,底层若是不正确,上层基本就没什么意义了。

    那么,既然元知识如此重要,我们究竟该如何完善自己的元知识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坚持用科学、辩证和逻辑的思维来往自己的脑子里加东西。同时,遇到跟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不符的东西能用客观、理性和思辨的态度去对待。其实这跟我们常说的批判性思维有些类似。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这样的思考习惯,当有了一定的基础打底之后,就会更有能力,也能更加快速地判断哪些知识是你该深入挖掘、能拿来给你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的,哪些是一眼就知道无须再浪费时间去了解的了。

    2、学会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这种能力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对于某些对追求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有一些执念的人来说,深度思考更像是一种精神,不用学就会,是一种自发进行的过程。

    而对于某些并没有这种执念的人来说,深度思考则是一种需要刻意养成的习惯,非常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深度思考是人人都该掌握的能力,因为它切实影响着我们的其他各项能力。

    要学会深度思考,首先得弄明白深度思考的目的。深度思考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吗?并不是。元知识是底层的基础和算法,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而深度思考则是对元知识这种底层算法的测试和修正的过程。

    元知识决定了知识大厦的有效性,若是元知识有误,那么往上加的东西越多,只会错得越离谱。深度思考主要是一个发现错误、发现矛盾,并及时修正元知识的过程,而非完全顺着脑子里原有的条条框框深化固有知识的过程。

    注意,这句话不代表深度思考就不能往原有的知识体系里加东西了,但应该非常警惕,用本质化和逻辑化思考的方式去测试元知识的正确程度。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逻辑上有没有毛病,它本来该是什么样……当发现矛盾的时候,用最基础的学科,比如逻辑学、哲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去检验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而不是用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等概念去判断。

    3、分享、分享、再分享

    正所谓学无止境。即使一个人建立起了知识体系,也不太可能是绝对圆满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地查漏补缺。相比于正向思考的结构导向,逆向思考是问题导向的。碰到问题了,以现有知识体系解决起来有困难了,就知道还需要补充些什么了,所以在这个点上,能够发现问题才是关键。

    那么如何更早更多地发现问题呢?有一个很笨但很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分享、分享、再分享。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实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第一,分享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我把好的思想或方法论分享给你,你多少有所得。反过来,也许你会提出一些不同的东西,触发我更多的思考。哪怕你并没有提出什么新见解,单单是我自己在分享的时候,也是一个对知识的自我记忆和强化的过程,依然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二,分享是一件能倒逼你完善知识体系的事。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要做一次分享之前,就会特别主动认真地学习,原因就是怕出丑,分享的对象人数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

    第三,每一次分享过后,将各类反馈进行归类和收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查漏补缺的方式。因为随着你分享次数的增多,你会收集到各种各样的见解和问题,这就跟雇用了一批黑客帮你“捉虫”一样。现在你免费雇用了一大批的分享对象,帮你找出自己还需要往知识体系里添加些什么,或者原有的体系有什么逻辑问题,简直是太划算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学习是反人类的,因为人类天生有学习的惰性。其实在这篇文章里,我不仅想讲清楚的是真正的知识是什么以及如何学习知识的问题,我最想谈的还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判断哪些知识值得一学,以及面对这些知识时我们该如何做。

    毕竟教育不等于接收知识,把教育和“知识学习”等同起来是对教育目的的误解。我想,任何一个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大学里学习的知识90%都会被忘记。

    英国数学家阿尔弗雷德·怀特海德写过一本教育学经典——《教育的目的》。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惰性知识”(inert ideas)的概念,也就是被动接受的知识。怀特海德认为,简单地教授知识,但不让学生去使用它们、把它们和其他的想法联系起来是有害的。原因很简单,被动接受知识会让人丧失思考的能力。

    那么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疑问,并非只有派的上用场知识才叫有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才是那个关键的“核”,那个吸附所有有效知识的“核”。

    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是这么说的,忘掉知识之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这里我想再引申一句,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一个人一生建立起的知识体系就是那剩下的东西。

    ---------END---------

    汇说FTsay泛金融革命发起与引领者!让每个人更平等的参与金融市场是我们的使命!即使你生于贫困,也绝不能死于贫困!

    我们坚信励精修行,方可得道:投资是生活的艺术,交易是一生的修行!愿与你以投资交易为生,共同奔向财富自由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另一种是表演!你只是在勤奋地学“惰性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wj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