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逻辑思考,写作事半功倍

学会逻辑思考,写作事半功倍

作者: 长呀长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21:48 被阅读33次

    在我写的一篇关于《故事思维》的书评中,有一个朋友留言,他说:“哈哈,作者真的只有故事思维,没有逻辑思维呀”。看到这个留言,我感到了伤心,我认同这个留言,因为我也感觉写的没有条理,虽然有其他朋友的支持,但仍然觉得不够好。

    那什么是逻辑思维呢?来自百度百科的解答:“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撇开那些能力来说,所谓逻辑思维是对一件事有条理的思考,同时用有理有据的信息支撑这个思考。比如工作上我们会写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如何写,我们会按照一个目录(背景、现状、目标、内容等)逐步展开,我们需要根据领导的思路,确定的目标,搜集需求,编制材料来支撑这个目标,达到所需要的效果。而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尤其是书评这类的议论文,写作课上已经告诉我们书评的格式,但按照格式去写每一部分的内容,却需要用合适的素材支持主题,也要做到有理有据,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看得清晰。

    可是说了这么多,也意识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如何使用合适的素材支持主题,如何有理有据的展开描述呢?真的是一个头疼的事情。然而直到碰到了这本书《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打开了逻辑思维的大门,发现了原来这个世界还可以这样思考。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的作者是高彬尚孝。他是全球战略顾问,曾任职于麦肯锡、美孚、摩根大通等世界一流企业,他是美商咨询顾问公司的常务董事,从事全球人力资源开发业务。目前他在逻辑思考、商务写作与交涉等领域从事企业研习、培训与写作工作。而他著作的多本书,都是关于逻辑思考在不同方面的应用。而为什么书名多用麦肯锡?我的猜测是,一作者任职于麦肯锡,二作为一个“老牌”的咨询公司,对于逻辑思考的传播更有说服力。

    豆瓣截图 豆瓣截图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首先引入逻辑表现力(逻辑思考)的基础知识,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信息和主题,同时通过三个关键词,主语、连接词、具体性,逐一描述如何清楚的表达信息,而表达是为了辅助我们讲述,所以如何有条理的写一篇文章,就此引入金字塔结构,帮助我们搭建框架,最后介绍了SCQOR方法,告诉我们如何有结构的展开写一篇文章。

    逻辑表现力的基础知识

    区分信息种类,明确主题不是信息

    首先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有明确主语和谓语的一个句子,用来表达这是什么。

    其次信息是有分类的,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当你要表达客观事实时,一般用的就是记述信息,比如这里有个蓝眼睛,绿眼睛的猫;床单是单色调的;而当你要表达态度时,多为评价信息,是带有评判或比较的,比如这个猫好漂亮呀,或者单色调的床单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整个人变得特别舒服,或者我不喜欢这个城市,它让人感到无趣;而当你要传达他人应该做什么时,这类信息可以归为规范信息,比如综上所述,你应该养只猫咪呀,或者你应该适应这里的生活等等。(至于信息对不对暂不讨论,我们只看句子本身)。

    可以想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沟通其实也在无意中传达不同的信息分类,而不同的信息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跟一个人说话,因为他说话总是喜欢用应该,就是,这样的字眼,当了解了信息分类后就明白,其实他是在传达一个规范信息,然而对于听这个信息的人来说,如果他不认同,那么这个信息就会招来反感。而有时候说话说一半,让他人陷入猜的境地,比如我们去问一个人在做什么,他告诉你之后,你就没有下文了,那么他可能就会产生疑问,他问我是什么意思呢?而如果我们了解信息是有分类的,我们就可以采用记述信息+评价信息,比如得到对方的答案后,反馈一句,“哦,原来是这样,那你好好玩呀。”

    当我们了解了信息分类后,才发现原来传达的信息竟然都有各自的意义,而我却全然没有意识到。而当我意识到后,才发现可以对那么多信息进行解读,生活中充满了惊奇。

    而主题不是信息,它不是一个句子,它可以是一个动宾结构,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以书名为例,比如财富自由之路、沟通的艺术、故事思维等都是一个主题。主题传达的是“关于什么”,它是对所涵盖信息的一个抽象表达,因此主题限制了所要表达的信息的范围。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主题与信息的匹配度,只有合理的匹配,才能够做到有理有据,才能够清楚表达一件事情。

    关注主语、连接词、具体性,信息表达更明了

    一篇清晰明了的文章,更容易让他人理解文章的内容,然而除了明确的逻辑主线外,信息的表达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做到清晰的表达信息呢?《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分3部分讲述这个问题,包括主语、连接词、具体性。

    我们先说说具体性。如果一篇文章总是停留在上层建筑,说着之乎者也,却从来不给出解释,对于读者而言,那读起来真的是痛苦,因为没感受,所以无法理解。而如果可以将信息适度的用具体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很容易让对方有所感知,从而可以很好的理解要表达的内容。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当你描述”我们家的哺乳动物真的是太吵了“,我们使用的是抽象的表达,描述为哺乳动物,可是对于别人来说,并不清楚这个哺乳动物是什么,而如果表达为”我们家的小迪太吵了“,这个描述又过于具体,小迪是谁,不熟悉的人并不知道,而如果描述为”我们家的小狗真的是太吵了“,对于大多数人就可以正常的理解了。所以一个句子是否表达清楚,需要我们将信息处理为具体化的信息。

    其次连接词。然而一篇文章是由多个句子组成的,所以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可以让对方更容易的接收到信息。比如以下的2个句子,

    √主题不是信息。

    √主题不是句子。

    单个句子看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整体要传达什么意思呢?当我们加入连接词后,信息就可以很好的表达出来了。比如可以加上因果的连接词,调整为主题不是信息,所以主题不是句子。就可以传达出两者的关系。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书中提到了“高彬逻辑连接词表”。在表达信息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个表,有意识的去使用。连接词除了让我们表达的更加明了外,也可以刺激我们的逻辑思考,思考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高彬逻辑连接词表

    而刺激我们思考的方法还有一个,那就是使用及物动词去描述信息,《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中把它归到了主语这一节。

    经常使用及物动词去描述信息,可以刺激我们的思考,这类似于元认知能力,思考我们是如何思考的。对于元认知能力,当时的理解只是知道这个概念,而通过《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的描述了解到,可以通过及物动词的使用,也就是用行动者做主语描述时,可以刺激我们主动的思考,究其所因。比如书中举得例子,门要关了,如果我们改为乘务人员要关门了,我们可能会主动思考,乘务人员为什么要关门,接下来还有可能会思考,乘务人员怎么关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行动者是活生生的人,他有态度,有想法,我们会对它有所感知,就会引发我们的思考。

    当然《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关于主语这一部分,除了刺激思考外,也需要我们在信息中明确主语,这样不易引起对方的误会。一个句子中主语不易超过3个,同时主语和谓语的距离要尽量靠近,信息才能更明了。

    设计逻辑主线,采用正确的论证方法填充信息

    句子的清晰表达很重要,但是一个清晰的主线更加重要。就好比盖房子,里面的装饰很重要,但是如果之前没有一个好的设计,装饰再好,也只是东拼西凑,毫无美感可言。《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的金字塔结构说的就是设计图的事。

    金字塔结构一般分为三层,包括主要、关键和次要,根据层级的关系,可以分为并列型、直列型。《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介绍两类金字塔,主题金字塔、信息金字塔。

    主题金字塔类似于逻辑树,也可以理解为目录,它包括主要主题、关键主题、次要主题。

    主要主题一般为1个,最多不超过2个,就像一本书,书名可以看到整本书的主题,比如《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从书名,可以看到2个主题,分别为逻辑思考、文案写作。主要主题太多,会没有聚焦感,整本书或文章也会显得很散。

    关键主题,一般为3个,最多不超过7个,就像《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就罗列了7章,可以看做这本书的关键主题。而在关键主题中,我们可以使用书中提到的MECE技巧,来确保关键主题明确,清晰,没有遗漏。MECE全称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直译为“相互排他性,集合网罗性”,也叫做“不遗漏,不重复”。如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书中提出了几种方法:1.是积累素材,2.是建立“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在相似事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就像想象力不是凭空出来的,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中衍生出来的,创意也不是凭空出来的,是在原有的信息基础上进行的重新组装出来的,所以为了让关键主题没有遗漏,我们可以去搜集现成的分析结构,在已有的积累上去应用,比如书中提到的““企业战略”的主题,关于它的关键主题现在叫做3C,包括企业自身(Company)、竞争者(Competitors、顾客或市场(Customer),而使用时可以根据现有的主题增加一到二个,比如当局”;而对于“其他”,可以理解为,当我们对一个事物无法分类时,把它归为其他,比如我们收集资料时,有些可以归为理财类、心理学、儿童教育等等,但也有一些我们觉得好,但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这个时候可以归为其他,当其他里面内容足够多时,我们再将里面的内容抽象出一个主题即可。

    而次要主题是支撑关键主题的,就像书中的节,就可以自由的发挥,但一定是可以涵盖在关键主题内的。

    确定主题后,依据主题采用信息金字塔的结构搭建内容,支撑主题。

    信息金字塔也分为主要信息、关键信息、次要信息,可以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模式进行信息设计,而采用不同的信息种类,也会采用不同的推论方法。

    如果自下而上,相当于我们拿到了很多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做总结或抽象,就衍生出结论法(得出总结)和摘要法(抓本质)。结论比较好理解,总结一句话就好了。对于摘要法,就类似于抓本质,比如奔跑吧兄弟有一集中,baby要学掌舵,教练教她调整船头方向,当教练说,握桨的手往左,船头往右,就会感觉记起来比较费劲,而当抽象为一句话,两者方向相反就好容易记住了,再比如刚学会开车,对于倒车,朋友一句话就让我记得特别牢,你想让车屁股往哪个方向,你方向盘就往哪个方向。如果是自上而下法,则就需要采用理由法和详述法。理由法就是下层的信息是上层信息的理由,解释为什么是这样,而详述法则是具体化,具体描述。其实这在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很容易遇到,有的一段文字,一上来先告诉你结论,然后后面的信息就是来支撑这个结论,而有的则是一上来先说原由,慢慢引出结论。

    我们提到逻辑思维要有理有据,当我们明确了主题,如何一步步推导出这个主题呢?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信息种类,采用不同的推论方法。写作课上提到要采用不同的论据来论证主题,比如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但是并没有明白这些论据如何使用。而根据信息分类,就可以知道论据要怎么写?若论据使用的是记述信息,则可以采用因果法、实证法;若论据使用评价信息,则需要罗列评价条目、评价标准,以此得出结论;若论据为规范信息,就需要明确他人所关注的内容。其实这就好比我们推荐别人买一个东西,往往都要抓住对方想要的点,才能够促成这个交易。

    原来一切都不是“空手套白狼”,写作也是一样,当我们知道了上述的信息,就会有意识的去关注逻辑主线,信息层级,采用不同的信息设计模式,区分信息种类,采用不同的推论方法来论证主题。

    如何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没错,搭建了逻辑主线,也准备了素材,怎么样让这篇文章,可以有条理的在他人面前展开呢?这里介绍了SCQOR的方法。

    SCQOR分别对应着“设定状况、发现问题、设定课题、克服障碍、解决收尾”。如上图所示,分为3个部分,“SCQ”为导入部分,可以理解为引出问题,抛出我们讲述的主题,这部分要注意,与他人建立共识,引起他人的共鸣;O部分为核心内容,可以理解为基于这个问题或主题,如何解决或支持这个主题;而R部分为结论,总要有结尾,来告诉他人你的结论。拿功夫熊猫做个例子,在SCQ部分,电影通过熊猫阿波对功夫的热爱,引出了对去看龙武士的决心,从而阴差阳错被认定为龙武士,而问题是它能给和平谷带来和平吗?在O的部分,为了可以给和平谷带来和平,通过师傅的层层的考验,最终战胜了敌人;R部分,它与师傅和蔼的躺在一起,师傅认可了它,它也成为了真正的龙武士。

    其实当我们脑海中有这个结构时,我们就会很容易的去构建这个结构,也更容易去展开一个故事。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的基础知识到文案的展开,其实讲述的都是我们日常中接触到的信息,我们一点也不感到陌生,只是当我们对于这些信息没有建立一个分类或者体系时,它们在我们大脑中就是一团浆糊,黏稠而不明晰,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个概念或者体系后,我们就好像成为了一个旁观者,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同样对于写作也可以变得更流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逻辑思考,写作事半功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xc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