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年申论、遴选备考(86)——抄袭门热点事件考点解读

2019年申论、遴选备考(86)——抄袭门热点事件考点解读

作者: 白话有无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11:02 被阅读9次

        翟天临抄袭事件最终牵扯出的一大串的瓜,让两所中国的名校北大、北电的信誉岌岌可危,被网友戏称为“给我一个知网,我能撬动整个北电”的翟天临从学霸演员荣升“靖北候”。娱乐圈一直很乱,今天这个出轨,明天那个离婚,大多不会成为遴选热点,但是这回不一样了,一根藤上七个瓜事小,搅乱教育、文艺两界春水事大,焉能不重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考点需要注意。

        一、如何办中国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教育理论进入了一个丰收期,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加速期。正是教育理论的创新,指导和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治国理政进程中,把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发表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构成了科学完整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即习近平教育思想。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具体内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的历史定位

        总书记给教育的定位,有几个关键词:

        一是途径。传承文明和知识、促进人类进步、创造美好生活,教育是根本途径、重要途径。

        二是基石。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教育是基石。

        三是决定。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讲,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四是依靠。“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从根本上讲靠人才、靠教育。

        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功能,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论述,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总书记多次讲,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好、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他寄语广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全面发展,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总书记对立德树人和教育培养目标的论述,着眼全局、把握关键、立意深远,鲜明揭示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

        第三,中国教育的本质

        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落实到教育上,他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这主要是说明,中国发展教育一定要树立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教育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有实现抱负和梦想的机会。总书记特别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关注教育公平。他强调,我们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扶贫先扶智,在脱贫攻坚战中,在决战全面小康中,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我们称之为“挖断穷根”。总书记的这些论述,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出深刻的为民情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第四,中国的教育怎么办

        总书记讲,我们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是对中国教育人的殷切期望,也是基于对中外教育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这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五,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教育的最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党的领导,在党的旗帜下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一点,就会走偏方向。总书记的这些论述,为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把党对教育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教育事业这些年能健康快速发展,根本原因也在于加强了党的领导。

        第六,重视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就是教师。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师的健康成长,关心教师的待遇地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一个人一生遇到一个好老师,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一些好老师,这是这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这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总书记对好老师的标准强调了四句话

        一是要有理想信念。这个理想信念指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心力。

        二是要有道德情操。尊师重教,核心是师德师风。没有师德,难以重教,难以尊师。

        三是要有扎实学识。为学生传授真知、解疑释惑,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自己要有真本领。

        四是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最有爱心的事业,没有爱心别当老师,没有爱心别搞教育。

        二、如何确保招生公平

        1.规范招生管理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改进和优化招生录取流程,规范特殊类型招生行为。加强对招生计划使用的管理和监督,要求高校预留、调整招生计划须严格使用原则、使用程序、使用范围和责任。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一律公开征集志愿。

        2.加强信息公开

        制定信息公开公示办法,明确信息公开公示的内容、时间等,完善信息公示公开的措施,主动及时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公开招生政策、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信息。建立由教育、公安、民委、统计等部门协同配合的考生报考资格审查把关工作机制,对特殊类型招生和享受照顾政策考生,一律在规定时段、规定范围、规定渠道公示。

        3.完善制约机制

        不断强化纪律法规教育,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全体招生工作人员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严从实强化自我监督。推行纪检监察、制度约束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招生工作制约机制,严格落实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设立“媒体开放日”,接受媒体记者现场采访。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进录取场实地参观,增强透明度。

        三、如何认识高等教育质量

        1.精英教育时代

        什么是大学,大学大在哪里?什么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高在何处?《礼记》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梅贻琦强调,大学不是大楼,大学就是大师,是专家学者的摇篮。这些都是国人对大学和高等教育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当然不错,但不能忽视其前提条件,即精英教育时代,它是正确的,但大众化时代,条件变了,原来的理解就不全面甚至片面了。

        2.大众化教育时代

        大众化教育时代,高等教育质量注重针对性,就是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要。除少数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坚持学术导向外,绝大多数高校积极转变办学方向,拓展思路和空间,密切与地方、行业和产业需要对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职业型新型专门人才,一个新的、立体化和多样化的办学体系格局初步呈现。(详细请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四、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

        1.关乎民族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3.文艺成风化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蒙田、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艺巨人,发出了新时代的啼声,开启了人们的心灵。在我国发展史上,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发展同样与中华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鼎盛期。20世纪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

        五、文艺工作者如何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作用

        1.主动扛起责任

        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2.弘扬爱国主义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文艺工作者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3.弘扬真善美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4.传承文化血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年申论、遴选备考(86)——抄袭门热点事件考点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xz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