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最初学习写简报的时候,就经常因为懒惰,不愿意多是多想,随便抄抄写写,应付了事,结果就是被批的体无完肤,只剩下一两句话。
后来才逐步进入状态,学会提前准备,收集梳理,努力写出一点新意。
也逐步意识到所谓的公文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千篇一律,可是人家在谋划下笔的时候,其实也投入很多精力,花费很多心思,才让我们在具体执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做到有法可依。
于是,在我自己起草文稿的时候,也渐渐明白要先想清楚才能写明白。
光想着吃现成的,一方面是自我设限,内心缺乏自信。另一方面还是想偷懒,不愿意花费心力在工作上,也自我弃绝了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那一刻我也意识到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情,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持续两三年之后,当我再次拿到简报或者公文的时候,不由自主的会去看要素是否齐全,结构是否完整,对于行文和遣词造句反而没啥大的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