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15日沃伦·巴菲特在弗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中让台下的学生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买入或做空你身边人的一生收入的10%,你会选谁?把这些人的好品质或坏品质写下来,分别写在一张纸的左侧和右侧,左边的品质比如,慷慨大方的、诚实正直的,他们自己做了贡献,却说是别人的功劳。右边的品质比如,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

左边的这些品质,你真想拥有的话,你可以有。这些是关于行为、脾气和性格的品质,是能培养出来的。右边的那些品质,那些令人生厌的品质,没一个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话,可以改掉。
这么做的人,·巴菲特举例有本富兰克林,我知道的中国有曾国藩。用心培养自己想要的好品质,用心改掉自己不喜欢的不好的品质,他们都做到了。
观察我身边的朋友,如果让我在左边写下一个我想拥有的好品质,我会写:乐观。右边写下一个我想改掉的不好的品质,我会写:悲观。
说个身边人的例子,准确的说,这个人是个素未谋面的身边人,她是我工作平台的一位负责加精选的责编,因为这精选数量直接关系到我的工分,我每次都会看了又看,每到单责编值班的时候,大丰收的机率总是要大得多,而到另一些责编值班的时候,加精选的数量就会少很多。我们这个精选的数量有个大致的范围和大致的标准,我总觉得单责编的人生态度更积极乐观,她的筛子更宽,我的工分更高,我心理对她更偏爱一些,当然我的偏爱对她是无所谓的。
而写在右边的悲观,身边这样的人也不少,我自己的气质目前而言也偏悲观。她们爱戴上一顶黑色帽子思考问题,在交流的内容里总在找漏洞和补丁,这或许让她们觉得自己站在正确的那一方,但你一定不会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怨恨、批判、内疚和恐惧是生活中的坏习惯,我要变成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每天在日记中自省,以更乐观更积极地来拥抱生活,重建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