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主动地有底气地实施自己的责任,从昨天下午主任居然点名让我发言开始给了我勇气。
AI辅助分析得到夫妻应避免的12种关键言行
避免消极沟通方式,如批评、指责、讽刺或侮辱(Gottman & Levenson, 2015)。
避免沉默和回避问题(Holman et al., 2017)。
避免转移责任,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Gottman et al., 2015)。
避免在争论中使用绝对性词汇(Lammers et al., 2017)。
避免不尊重对方的界限和个人空间(Finkel et al., 2015)。
避免忽视对方的需求和感受(Feeney & Collins, 2015)。
避免在争论中频繁提及过去的错误(Gottman et al., 2015)。
避免过度依赖或过分独立(Stafford & Canary, 2017)。
避免不诚实和欺骗行为(Lammers et al., 2014)。
避免与他人进行婚姻和关系的比较(Overall et al., 2017)。
避免喜怒无常的情绪表现(Bodenmann et al., 2016)。
避免试图控制伴侣的行为、决策和选择(Derrick et al., 2016)。
AI辅助分析有什么意见?
一:AI辅助分析真的能达到如此有效的结果吗?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我们不得不佩服人工智能之神奇。但是,我还是有一些疑惑。
首先,人工智能是通过一个人的语言、语气语调、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解读其内心活动。而人类的情感及其丰富且复杂,单凭看脸和听声,我想难以准确解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第二,每一个都有各自的人格特质、生理因素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夫妻之间的矛盾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而且导致夫妻之间的矛盾也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包括各自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因此,单凭“读心术”就提供解决方法,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人类是复杂的,问题也有各自的特点,我个人觉得AI无法提供针对性和个体化的解决方案,因此会“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性去解决问题。我想这也类似于各种心理评估量表,只能作为参考意见,不能作为诊断标准和针对性治疗方案。
对于AI辅助分析,我没有相关的学习和工作经验,以上内容仅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足之处,请杨主任和各位老师指正
二对于心理健康从业者而言,AI辅助分析更大的作用在于AI辅助训练从业者本身。
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分析,可以加快从业者的成长和少走弯路。
用于临床的话,辅助分析仅供参考。心理健康的异质性决定,辅助系统提供的基本都是正确的废话!
三感觉AI的主要作用还是在于信息的统筹吧,但是就人的心理而言,特异性还是非常明显的,AI可以为人类归纳整理数据,但很难把数据运用于具体的个体问题。
主任的:对AⅠ辅助分析的个人理解,1道理是正确的,而且是大数据得来的,2可能会是无效的,没有落在当下、没有基于个人,可能会便成一种评价,很难作出有效行为!可以分享一下你的体会吗?
我今天7节课,晚点回复主任可好?下班跑步回家11公里全程雨中,看明天能不能好好的不感冒?
个人愚见!生活中12种避免不了,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性和协调性操作,关键看是否有效?不同情境下动态呈现12种不可避免的言行。
譬如1,过度依赖和控制伴侣的行为、决策和选择是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管的着吗?
2.在你面前喜怒无常因为你给的安全感足够,放松地去释怀你是自己人。否则,外面辛辛苦苦地打拼,回到家里还要继续精疲力竭地端着,压力无处安放迟早要崩溃……
3.有时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有时又用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人家就吃这一套。打打闹闹骂一顿就好了……
想请教下群内各位专业的老师,上初中的孩子因为长时间抑郁休学了一年时间,吃药病情好转后仍不愿意去上学,不愿意参加中考,天天在家游戏,日夜颠倒,父母一劝就哭,说要自杀,父母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可能有点范范,但想请问下专业人士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能做的大原则是什么?父母也很绝望,甚至也想自杀了!
不去考试父母就绝望了啊,那以后绝望的事还多呢?这个孩子可能不能如他们所愿,成为他们想要的孩子吧哈!
不光是不考试,在家啥都不做,耍废,日夜颠倒只玩游戏。
简短的回答:父母要主动求助,找靠谱的精神科医生,先看父母自身或者孩子有没有精神科的疾病,有病治病,该吃药吃药,然后配合个体或者家庭心理咨询,我会推荐做家庭咨询。
去了,吃了大半年药,孩子自己也说不抑郁了,但是就是没有自制力。心理医生也看了很久,但是孩子最急你也不想看了,说没用。心理医生看一次就快1000块,他们家庭也快承受不起了,家里只有爸爸工作不是心理医生哦,是咨询师。
如果孩子不愿意做个体咨询,父母愿意在孩子不参加的情况下做家庭咨询吗?父母自己有没有去为自己看过精神科?大原则是父母为自己过日子!
我想推荐 北京怡宁医院的陆汝斌教授 和胡铭传主任团队。这是私立医院,不走医保,所以费用晃一看很高,但其专业与敬业,使青少年的复工复学之高,远优于三甲。主要是通过住院(与父母家庭隔离一段时间,大致约四五十天)进行药物和心理兼顾治疗。同时他们还为家属,开有线上团体心理治疗。您可以了解一下。
感谢您的推荐,我转告给家长。
住院40—50天!我的天呢?靠谱的专业的7天,最多不超过14天(一人住院全家治疗)
一般医院住院半个月,久点就一个月,后期回去继续药物+心理治疗,私立医院那个治疗费用,我估计他们家庭承担不起,不是住了那么久回去就好了,回去依然还要继续治疗。
是的,我了解到的,基本在十来天时,还闹着要出院呢。住院十几天后孩子就喜欢上那里了(真的是发自内心认可地喜欢),出院时孩子是既期待,又不舍。除了有精确剂量地给药,还有以认知行为、艺术、团体等等方式的干预治疗。有不少孩子是耽误了好几年,钱没少花,还造成了脑机能损伤,没办法了才去怡宁,康复的效果最有说服力。日均1200上下 ,如果加上治疗费病床费用,1200并不贵吧。
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分享,我只是提醒一下,微信群讨论代替不了专业面诊,群友推荐的机构或医生也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决策唯一依据。(我不建议在这里推荐特定医疗机构)因为医疗行为涉及精神卫生法的管辖,有很多需要遵守的法律条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