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祠,坐落在邯郸市中心新世纪商业广场的后面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当你走进石公祠后,就会发现,这个小小的祠内除了供奉石公外,竟然还供奉着许多道家、佛家的神灵。因为神灵众多,满足了众多信众的需要,香火自然也是很旺盛的。这座小小的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祠的主殿叫做“恩公殿”,供奉的是石公和石母;这两位在中国的名声并不大,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老两位。而我们熟知的至高无上的佛祖释迦牟尼等西方三圣,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二老,却被屈尊供奉在主殿后面院内的配殿之中,这是为什么呢?
石公、石母是什么人?又是什么人给他专建的祠堂呢?
下图、石公祠山门 对联:松鹤清樾结道缘 金莲远香悟佛心
石公祠是邯郸市政府2011年3月30日公布的“邯郸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之一,始建年代不详。相传是明代“燕王扫北”时途径邯郸,大军困顿时遇恩公施救,感念于此,当燕王朱棣登帝位后,于明永乐20年(公元1422年)对此祠进行扩建。2004年,邯郸市东庄村改造时,再次重建。
下图、石公祠山门殿左侧的太岁塑像
下图、石公祠山门殿右侧的太岁塑像
下图、石公祠主殿“恩公殿” 对联:潭恩溯古谌三代 香火传今第一祠
下图、恩公殿前诗碑:轻敲北窗已深秋,慢酌细啜茶香留。神女襄王梦中会,虔诚拜下喜心头。 心诚撰 乙卯年冬 优田书
石公为何人?又是谁为石公建祠、并称为“恩公”且年年祭祀呢?读罢“恩公殿”右侧的石碑,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碑文很长,很详尽地为我们讲述了一则发生在明代初年的故事,以及近代考证石公塑像的结果。现我把全文照录如下,方便朋友们阅读:
下图、邯郸市石公祠碑记 碑额:盛世重光 全文如下: (标点为本人所加)
夫祠也者,祭祀祖宗或贤能有功德者之堂也。邯郸石公祠年代久远,其来历史乗失载。旧有碑亦早毁。而邯邑历代轶官仕绅,亦无石姓彰名者。故主神为民俗神祗,当无疑问。村民世传:元末燕王朱棣扫北时途径邯郸,大军疲顿而城废地荒,难觅粮水;饥渴无奈之际,忽来一叟一妪,携篮提罐以饷军;而篮中面馍取之不尽、罐中米汤饮之不竭,全军将士遂得饱餐。燕王大喜,连呼:“天遣恩公助我也”。询其姓氏,叟妪笑而不答,蓦然失去踪影,燕王大为惊诧。后燕王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永乐帝恩感邯郸受恩之事,屡命重臣寻访叟妪,意予重报,而遍寻不得。后于城东郊一古祠内,睹一对老夫妇石像,当地人称:石公、石母。言其拯人于危,灵验异常。重臣以容貌仿佛,知为神仙幻化叟妪相助,回禀朝廷。永乐帝更喜,于宫中设恩公殿以供奉。复下旨以国帑光大邯郸石公祠庙,并赐予御题匾额。落成后,仍以石像移入,特遣两名内监掌管祭祀事物。故旧时石像座侧各有一内监塑像,为国内祠庙所无者。至清中叶,祠因地震而倾,像埋入土中,近世复出土,尚光洁如昔也。像为磐石质,翁妪比肩而坐;意态端庄和蔼,雕刻朴实洗炼,洵古文物也。或以石公像作髡式发,断为金代之物,殆八百余年矣。然其年代,当不止于金;盖以民俗学角度揣度实为远古时期灵石崇拜之遗制也。《通典》载云:高禖者、人之先也。故立石为主祀,以太牢也。故石主乃石祖也,后世俗化为公、母形象,当是中国原始社会发展至对偶婚阶段之产物,神之形制与床公、床母类同,非无有也。而民间祈子孙繁衍,常于此祷之,堪为佐证。若此作为民族文化之载体,涵有上古生殖神话研究之意义是石公祠之价值所在,宜乎列入市级文保单位及俾世人瞻仰矣。鉴其年代即远且具封建恩典特例,即称之为“河北第一祠”不亦名正言顺也欤。
了然子梁辰盥手撰文 邯郸市丛台区东庄村文物保护组公元二零零五年农历九月初六日 公历十月八日谨立
下图、邯郸石公祠重建碑记 碑额:古赵名祠
石公祠于邯郸县志虽无考,而旧有碑,叙记祠史甚详。祠不知肇建何代,而扩建、重修于明代永乐二十年新正月,至次年九月十九日竣工;又次年正月十二日开光。祠占面积六亩九分,共耗国库白银六万五千六百两。祠宇坐北朝南,为中轴三殿、左、右配殿式格局,规模不大而规格甚高。正殿前设盘龙柱八根,上悬御笔鎏金匾额。殿内供奉石公、石母座像,两侧为侍奉内监塑像。各殿及围墙均为彩色琉璃瓦顶,画栋、藻井金碧辉煌。院内置大钟,上铸石公、石母显圣事迹及敕建年月;院西南尚有古井一口。祠前终日车马骈阗,游客接踵;祠内香烟缭绕,四时不绝;此明代祠宇概况也。至明宪宗十三年,内监塑像虽被撤除,但年修银两照拨。至清宣宗道光十年闰四月,磁州大地震波及邯郸,石公祠基本坍圯。至道光十九年,始得重建,然规模已缩小;分为二院。东院为石公殿,而西院仅有平房数间,但因神像依然,香客不减。入民国后西院改作学堂,祠况遂日下。建国后、破四旧时,祠全部毁坏。幸石像坚固异常,虽面部受损而整体完好,被深埋地下。祠基址上因乱建房而成大杂院矣。之后,先是小学校迁走。至一九九三年,住户亦纷迁一空。斯时房基下忽地裂,石公、石母像屹出矣。善男信女喜筑小殿以祀之,后经市区文物专家鉴定,始知石像乃古文物,具有民族学、宗教学、民族文化及石雕艺术等研究价值,遂引起各级领导重视,责成村委及道教协会妥善保护,即成立保护小组并筹备重建事宜。在善士们慨然捐助与有关方面支援下,终于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九日完成重建工程。新祠面积为五百平方米,主建筑为恩公殿、大雄宝殿、玉皇殿。配殿有城隍、三霄、观音等殿及陈列室。祠门内东、西侧有土地堂与保护汉代水井之井亭。且全祠神像皆以汉白玉更新之,益增肃穆气概焉。祠门两侧雄踞石狮,仿佛明代敕建威仪,遥瞻黄甍丹柱,周匝新祠建筑统一为明清风格,典丽庄重。石公祠将以其厚实传统文化内涵,成为闹市区一处亮点。谨赞之以词曰:古赵名祠兮有石公,历经风雨兮焕新容。民逢盛世兮乐无穷,铭玉于兹兮经藏工。承递文明兮道所崇,小康共建兮景方隆。
黄粱道人梁辰撰文 东庄村文保组 道教协会 於二零零五年农历九月初六日,公历十月 八日谨立
(注:碑文中的标点为本人所加)
下图、“恩公殿”内的石爷爷(右)、石奶奶(左)塑像
下图、恩公殿内东墙壁画,表现的是石公、石母提篮携罐慰劳燕王朱棣军队的情景。
壁画下的四座汉白玉坐像自右至左依次为:班哥君、班姐元君、送子奶奶、乳母元君。
下图、恩公殿内西墙壁画,表现的是燕王朱棣即帝位后,敕建石公祠并御赐“恩公殿”匾额的情景。
壁画下的四座汉白玉坐像,自左至右依次为:??元君、?山元君、疙瘩元君、碧霞元君。立像为送子君。
下图、大雄宝殿 对联:心胸放宽容得大千世界 腰背挺直进入不二法门
一般寺院中,大雄宝殿总是位于中轴线的最前面,而这座大雄宝殿却被设在主殿后院的一排北房的西半部,而东半部是供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玉皇殿”。
下图、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三世佛,居中为本师释迦牟尼佛,左为阿弥陀佛,右为药师佛。
大雄宝殿东墙壁画为九罗汉和一童子,其左边骑狮子者为文殊菩萨。
大雄宝殿西墙壁画为九罗汉和一童子,其右边骑大象者为普贤菩萨。
下图、玉皇殿 位于后院东半部 对联:五色祥云尊上界 九重泽雨福神州
玉皇殿内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右)和王母娘娘(左)
下图、东配殿中的“三霄殿” 对联:神居闹市存吾清净地 人荐香烟护尔泰康身
三霄:即云霄、碧霄、琼霄,相传是商纣王时期赵公明元帅的三个妹妹,死后被姜子牙封为三霄灵姑。主管人间妇女生育之事。
下图、东配殿中的“城隍殿” 对联:天地明察何为不晓 善恶皆知迟早有报
下图、城隍殿内供奉的是城隍爷(披黄袍者),姜先生(居左),李先生(居右)
姜先生:其名不详,又名“姜老鹞子”,清朝时期邯郸丛中人。在世时多行善事,死后乡人立庙祭祀他。
李先生:不知其详,望有识者告之。
下图、土地堂位于石公祠院内东侧,供奉一尊白色汉白玉“土地爷”坐像。
对联:村不大有众多善士 堂虽小佑一方安康
下图、圣井亭位于石公祠院内西侧,亭内为一口汉代古井。
对联:千年圣井洗烦恼 一汪澄波蕴太平
下图、西配殿中的“观音殿” 对联:玉莲端坐慈悲像 福帝永驻怜悯心
下图、观音殿内右侧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
下图、观音殿内右侧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
小小石公祠内,各路神灵如此之多,但香客、信众却互不干扰,神灵、佛祖、大帝、先生各受香火。不过也有虔诚的香客,进得祠来,不管是哪路神仙,一律磕头叩拜,三炷高香敬燃。这也是石公祠的一道特殊风景。
全文完
原题:(原创)明成祖朱棣与“石公祠” 2012-04-01 20:24 发表
2013.12.30 阅读:465
2018.12.31 阅读(1732)| 评论(3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