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反思日记
一、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
表面问题:网点模式优化后,参数系统出现风险提示。
实际问题:工作细节没有做到位,涉及的参数表在参数操作手册有介绍,但就是因为疏忽导致万万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了差错。
二、我的错误假设:
关于网点模式优化,我们涉及的工作就是更改物理网点的隶属关系及将核算网点降格为物理网点,所以自己在做参数筛查的时候,只关注了这两个业务所提到的参数表,就默认这两个业务涉及的参数维护后,就解决了所有参数问题。
三、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业务学习并不扎实。自己接触参数管理这块工作已经2年多了,但现在会的仍然只是些常规操作,明明有相关的操作手册但自己却没有认真地从头到尾学习过。这项工作,总在一个遇到问题,才去解决学习的阶段,所以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因为反复犯错吸取了好几次教训。
有依赖心理。在做工作以前,关于要维护何参数,自己并没有很确定的答案,那时候没有选择自己去参数手册里寻找答案,而是一心想着直接请教上级行,走一个捷径,默认上级行提供的答案就是全面的、完善的。所以在上级行给出建议后,自己就从来没有对答案产生过任何质疑。
没有足够的责任意识。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当时的自己为何没有更深入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潜意识里因为这件事即使出了问题,自己也不会承担责任的那个人,所以自己在这件事里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心里的想法就是:自己就是个工具人而已,这项工作是否能顺利执行领导和上级行会比自己更重视,重要的环节他们会考虑,自己只要负责执行就可以。
四、怎样解决,有何启示?
虽然最后对错误数据进行了整改,但造成的风险预警记录已经产生了,这已经是一个改变不了的事实了。
自己的工作方式确实存在问题,就单单对于参数管理方面的知识,总是存在一种遇到问题再去解决的心态,并没有花过度的时间和精力去系统的学习这个版块的业务,导致即使接收这项工作两年多以来都没有真正熟练掌握它。
每天要给自己20分钟时间去认真学习参数操作手册,用一个多星期,其实就能完整的过一遍了,去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遇到问题,学会记录。今天再解决完这个问题后,居然没有把它记录下来,在刚刚反思的过程中才想到,类似这样的问题,虽然少见,但必须及时记录,因为人的大脑本就不靠谱,不记录的话,很有可能会在同样的坑里跌倒两次。不只是参数,工作当中的其他问题也是,不是常规操作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记录下这种特殊情况。
网友评论